5月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黄丽丽(中)在猕猴桃园帮助果农进行病害防治。 齐卉 摄 4月27日,2021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动员大会在北京举行。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级教授黄丽丽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从1985年第一次站上讲台,黄丽丽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对待每一分钟的讲课,每一次实验实习,以及每一个学生。
36年来,黄丽丽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先后承担省级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农业植物病理学”等7门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及实践教学任务。尽管教龄长,经验足,但每一堂课她都会像上新课一样做足准备,重新制作课件,为学生呈现精彩内容。
她把教学目标与学生兴趣点、与国家粮食安全和地区特色经济作物布局、与国家和民生需求相结合,把病虫害特点、最新研究成果、防控新技术和新产品等作为教学切入点,综合应用多媒体、标本、模型、现场示范观摩等手段开展教学,使内容多而杂、难学易懂的课程变得生动易理解,有特色有亮点有吸引力。
兢兢业业,潜心育人。黄丽丽先后培养研究生、留学生90余名,本科生2000多名,留下了良好的口碑,学生评教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多次荣获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称号。
讲台、实验室以外的黄丽丽,脚上的鞋子常常沾满泥土。“科研只有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难题,惠及农业、农村和农民,科学研究才有价值,我们也才会有获得感、成就感。”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面积和产量均占全世界50%以上,苹果产业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和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但苹果树腐烂病会导致树体死亡,是制约苹果安全生产的最大生物灾害,成为影响苹果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新世纪以来,黄丽丽带领团队瞄准解决我国苹果树腐烂病发生与防治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历时十余年破解了制约苹果产业发展的防控技术难题。该成果先后获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陕西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据此揣摩的“苹果树腐烂病防治技术规程”和“有机苹果生产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作为行业标准已被农业部颁布实施,技术辐射全国70%的果区。近三年推广面积1923万亩,挽回产量174.7万吨,累计为果农增收节支94.5亿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被誉为“水果之王”的猕猴桃又成了农民新的致富果。但猕猴桃溃疡病不断蔓延流行,造成花腐和枝干流脓死树绝产,让群众苦不堪言。果农无奈说:“谁能治好它们,我就把他当神敬!”
黄丽丽又带领团队针对严重威胁我国“致富果”安全生产问题进行研究,探明了病菌种类和群体组成,在国际上首次系统揭示了病菌侵染致病机理及其在树体内部上下传导的时空规律和田间病害流行规律,研发出花前花后、采果后落叶前喷药防控病害流行的“两前两后”应急关键技术,创建了测报预警—保健诱抗—精准预防“三位一体”的绿色防控新技术体系。
这种改“被动治”为“主动防”的绿色防控技术很快受到了广大果农的欢迎,推广由陕西辐射至全国。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该技术在猕猴桃产区推广应用309万亩,增收节支33.09亿元。该成果荣获2020年度陕西科技进步一等奖。
面对农民的急难愁盼,黄丽丽不管路有多远,总是有求必应。为了让更多的果农受益,黄丽丽的手机24小时开机。有些农民早晨五六点钟就会打电话咨询,有的晚上十一二点也会打电话,她都会耐心解答。
黄丽丽从小生长在农村,上的又是农业大学,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天然的情怀和厚重的情感。“如果能够利用所学实实在在地为农业做点事,为农民做点事,为社会做点公益的事,这一辈子才是没白学、没白活!”(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