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李海平的“新农活”

  杨凌融媒体中心记者 米蓓
  8月是陕西葡萄集中上市的时节,然而,7月初,在杨凌职业农民李海平200多亩的高科技农业体验园里已是果实累累,走进他的大棚,浓郁的果香扑鼻而来。
  早上7点左右,李海平就和工人们在地里忙活起来,他们小心的剪下一串串抢“鲜”成熟的红巴拉多、夏黑葡萄,仔细打包、装箱,等待出售。另一些设施大棚里,金手指、阳光玫瑰等12个葡萄新品种也丰收在望。
  上午8点,近60箱葡萄完成装箱,李海平抽空放下农活,聊起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他的老家在扶风,退伍后就来到杨凌种了10年葡萄,这几年他有了一个新名字——“葡萄大王”。
  “在农科城当‘葡萄大王’,压力山大,要有绝活才行。”说到这,李海平既腼腆又自信。“走,咱们去看看我的中控室。”
  李海平所说的中控室紧挨着自己的办公室,面积不小,仿佛110指挥中心,这里是整个园区的“大脑”。
  “你看现在大棚的温度是18度,到晚上就升到30度,有个温差,成熟期湿度控制在32%左右。以前管理大棚,浇水、施肥、通风等全凭经验,没有科学依据,现在通过传感器就能精准采集到空气温度、湿度以及土壤水分这些数据,然后通过电脑就能合理调控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的生长环境,果树需要啥元素,一看屏幕全知道,从而灵活控制水肥供给量和供给时间,实现精准‘喂养’,可以让葡萄的上架期从每年7月份一直持续到9月,种植效益至少能翻一番。这套系统叫物联网,把作物、电脑、手机都连在一起。”李海平一边点击鼠标,一边介绍。
  “大棚是农作物的生产车间,中控室是车间主任,我用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当厂长,无论在哪里,一个人轻轻松松就能完成200多亩大棚作物的浇水施肥工作,省时、省力、还省钱。”打开手机,李海平这位“厂长”熟练地使用自己的“新农具”远程操控着大棚工作系统作务。
  “过去灌溉200亩土地,需要2口井持续工作10天,采用信息化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后,现在只需要4-5个小时就能完成。”李海平对自己的“新农资”赞不绝口。
  他说,自己从最初管理80亩大棚到现在200亩,从管理2个品种到12个品种,管理成本不但下降,葡萄商品率也由原来的70%提高到90%,2019年平均每亩地收入达到3.2万元。
  回首2014年,李海平在农高会上第一次接触到大棚智能化种植设备,那时仅有滴灌系统,然而,敢吃“螃蟹”的李海平就将它果断引进到自己的大棚。以后6年时间里,李海平的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先后升级了3次,从半自动化到全自动化,从局域网控制到互联网控制,成为杨凌示范区职业农民中最具代表性的设施农业种植基地。
  手机成了李海平的“新农具”,科技成了“新农资”,玩转物联网成了李海平的一项“新农活”。
  此外,李海平还有两项“新农活”,就是给土壤当“医生”,给土地做“数学”。
  2015年,李海平引进了一种名叫红巴拉多的早熟葡萄品种,春季时节,葡萄苗刚刚种下,他便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对土壤进行检测,再根据检测结果为葡萄进行“定制化培养”,从此,给大棚当“土壤医生”便成了他的“新农活”。
  多就是少,少就是多,做农业也讲辩证法。
  通过与传统种植相比,李海平将大棚内的葡萄行距从1.8米调整到了2.5米,每株树上的挂果数量控制在5—6串,每串重量都在一公斤左右,“减法”做好了,品质就成倍地增加。提前一个月上市、品质好、口感佳的红巴拉多葡萄出奇制胜,一斤即使卖到60元也从来不愁卖。
  “精心培育出来的东西,你说不好吃都难。”看着眼前挂满枝头的葡萄,李海平心有感慨。
  如今,基于农业新基建的发展,李海平基地里的200亩葡萄全部实现了标准化种植、智能化管控、建立了葡萄栽培标准化体系,带动周边200余农户实现葡萄标准化生产,推广面积1000亩以上。
  西安、四川、北京、广州等地的客商慕名而来,李海平凭借着手中的“新农活”让葡萄成了香饽饽,他的基地也正在申报认定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实训基地,期待走向国际。
  在杨凌,除了李海平用智慧农业让葡萄身价翻倍,职业农民王艳正用手机直播把火龙果卖到西班牙、葡萄牙;北大研究生方瑜在杨凌也正耕耘着他的菲格庄园,三产融合让无花果香、酒香弥漫……
  一系列“新农活”的组合拳,让那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农产品站在了都市消费的C位。
  如今,杨凌共有500多名像李海平一样的职业农民,成为了新经济形态下的“新农人”。

版权所有:杨凌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网址:ylsx.nkb.com.cn  投稿信箱:ylsx@nkb.com.cn  新闻热线:029-87033711 870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