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31日
第31届中国杨凌农高会成功举办
杨震讲话并宣布开幕 赵一德致辞 赵刚主持 徐新荣邢善萍出席
文章字数:2,983

  10月25日,第31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开幕式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震讲话并宣布开幕。 记者 行波 摄
  本届展会通过线下线上融合、馆内馆外结合、国内国外联动的展览模式,全景式展示了国内外1800多家企业的9000多项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
  10月25日至29日,第31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杨凌示范区举行。
  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震讲话并宣布开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一德致辞。省长赵刚主持开幕式。省政协主席徐新荣、省委副书记邢善萍出席。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卡里尔·哈什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湛东升致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副主任苏泽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麦尔丹·木盖提,省领导王晓、王兴宁、郭永红、庄长兴、樊维斌、窦敬丽、李兴旺、张晓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相关领域院士专家,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代表出席开幕式。
  杨震指出,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农业发展成就显著。今年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系统部署。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农业科技拔尖突破;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科技赋能产业迭代更新;大力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注入农业可持续发展新动能;不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服务全球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优质生态要素顺畅流动。要培育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创新引领为导向、以科技赋能为内核的农业新质生产力,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杨震说,本届农高会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聚焦农业生产实践需求,将在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传播先进生产经营理念、推广转化科技成果、促进技术产品交易、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主导性作用,加快培育和发展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农业领域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全球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中国经验,并同世界各国一道,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共创全球农业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赵一德指出,杨凌农高会始终秉持服务“三农”宗旨,不断创新办会形式、丰富展会内涵,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展示、转化推广、对外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农高会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系统性安排论坛研讨、新品发布、洽谈交易等重大活动,全方位展示现代农业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必将为塑造农业新优势、开辟合作新空间带来更多机会、注入强劲动力。陕西是华夏农耕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正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愿与各方进一步深化在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主体培育、投资贸易等领域务实合作,共同推动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开幕式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曹永生发布了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和优秀农业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李家洋,华大集团董事长汪建发表演讲。国家有关部委,部分省(区、市)政府代表,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商协会、企业代表出席开幕式。开幕式前,与会领导参观了部分展馆。
  本届杨凌农高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杨凌农高会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服务“三农”办会初心,主动适应改革,转变办会理念,按照“政府指导、市场运作、节俭办会、注重实效”原则,聚焦“创新驱动、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对外开放”等国家战略,全面提升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品牌化水平,着力打造我国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展示推广和国际农业交流合作的高能级开放平台,为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以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新的贡献。
  本届农高会取得了丰硕成果。签订合同项目198个,合同签约额230亿元,参展企业会期产品现场交易额超过1亿元。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展览规模、参展国家数量、参会人数、展会市场化收入以及媒体宣传报道等方面均创近五年新高。
  展会共吸引国内外政府机构、科研单位、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及市民群众158万人次线下参观,838万人次线上观展。全网各平台累计发布信息3.6万条,全网总阅读量6亿人次,其中海外总阅读量突破2亿人次。
  本届展会通过线下线上融合、馆内馆外结合、国内国外联动的展览模式,全景式展示了国内外1800多家企业的9000多项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农业机器人应用大赛的举办,进一步彰显了最新农业技术的实力。田间展和云上展的推出,更是让农业科技更加贴近大众,实现了线上数字化呈现,极大地提升了展会的互动性和影响力。
  在对外开放方面,农高会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其作为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的作用。特别是2024年上海合作组织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的召开,发布了《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农业合作行动计划(2025—2027)》,进一步强化了农高会在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本届农高会首次实现了26个上合组织国家全部参展参会,通过多元化的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上合组织国家间在农业技术、贸易、产能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此外,农高会还强调务实高效,显著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交易及产业化进程。期间,组织了多场产业类投资促进活动,成果丰硕。杨凌农业节水技术创新中心和杨凌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的揭牌,以及多项战略合作及成果转化融资协议的达成,都标志着农高会在推动农业科技与产业结合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本届农高会还展现了农业科技成果的“高新”特色,提升了权威性和影响力。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了全国100项重大和1000项优秀农业科技成果,并首次筛选出10项具有“走出去”潜力的成果。同时,中国气象局发布了三语气象预警和服务平台,并揭牌运行生态环境气象实验室。活动还首次举办了“四新”发布,20多个省份的112项新品种、技术、模式、产品首发。发布的《2024中国旱区农业技术发展报告》《2024中国农业产业投资报告》,推动农业科技和产业、金融紧密结合,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投资的指向标。从462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中,评选出“后稷特别奖”40项、“后稷奖”120项。
  第31届杨凌农高会成功探索了市场化办会的新路径,为全国农业展会转型树立了“杨凌模式”。展会采用市场化思维参与运作,主承办单位转变为国家级协会及企业,聚焦服务展商、企业及农民,推出多项创新服务举措,广受好评。展会紧贴市场需求,强化成果转化,企业主角地位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融合了农耕文化展示、非遗展演、美食品鉴、乡村旅游、葡萄酒嘉年华等多元活动,打造了一场农商文旅一体化的农业嘉年华,为参与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本届农高会由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中国农业展览协会共同主办,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中国农业科技国际交流协会、中国农业国际交流协会支持参与农高会筹办工作。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担任支持单位,中国国际商会、中国开发区协会、科技日报社、农民日报社、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中国蔬菜协会等参与协办。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