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10日
“秋膘”别乱贴“秋燥”要调理“秋冻”宜适度
秋季养生注意啥?
文章字数:1,289
  10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中医专家介绍,寒露是深秋的节令,此时寒气渐生,气候偏燥,养生防病应注意防寒保暖、滋阴润燥。对此,西安市第九医院中医科主任许海莺为您送上一份秋季养生“大礼包”。
  贴“秋膘”要多吃肉吗?
  民间有“立秋贴‘秋膘’,一年病不沾”的说法,但“秋膘”贴不贴?怎么贴?这就因人而异了。许海莺表示,夏季食欲减退明显、进食量下降较多或体重减轻较快的人,可适当贴“秋膘”。那么贴“秋膘”要多吃肉吗?其实秋季不一定要靠吃肉滋补,均衡饮食才是良方。“建议大家日常饮食避免高糖高油,先清后补。肉类可选瘦猪肉、瘦牛肉、去皮鸭肉,多吃鱼虾、蛋类和时令的瓜果蔬菜。”
  对于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的普通人群、代谢紊乱的人群,如高尿酸、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就不需要额外贴“秋膘”了。肠胃消化能力较差的老人或儿童,要根据体质辨证进补,且注意少食多餐。
  缓解“秋燥”要多喝白开水吗?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秋季应注意预防“秋燥”。因此秋季饮食的总原则是减辛增酸,尽量少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物,适当多吃山楂、橘子、柿子、石榴等酸味食物。亦可常吃芝麻、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滋阴润燥。
  那么缓解“秋燥”要多喝白开水吗?许海莺表示,“秋燥”的气候特点是空气中缺少水分,当人体缺水时,喝白开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口干。但要注意正确的喝水方法:喝温不喝凉,喝淡不喝甜,慢喝不快喝,早喝不晚喝。“也就是少量频饮、喝温白开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更不能以冰镇饮料、西瓜等生冷寒凉食物代替喝水。”
  要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首先要润肺养阴,还要注重养护脾胃。顺应四时之气,应多吃白色食物,例如:银耳、莲藕、秋梨、山药、莲子、百合等。同时,可以通过摩鼻、摩喉、吐纳等方法改善鼻咽部的干燥不适症状,增强呼吸系统抗病能力。
  所有人都适合“秋冻”吗?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每天早睡1小时既可有效缓解秋乏,也可对抗秋季气温变化导致的疾病。但许海莺提醒,秋季还是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适量增减衣物,不可盲目追求“秋冻”,尤其要做好腹部和脚部的保暖。需要注意的是,“秋冻”并不适合所有人,一般老人和小孩抵抗力较差,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体质偏弱者,有胃肠道疾病以及骨关节疾病的人群均不宜秋冻。进入寒露节气后,则不再适合‘秋冻’,而是应该注重保暖。
  此外,中医认为,情志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应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忧虑、悲伤等负面情绪的刺激。如果感觉“悲秋”郁闷,可以通过穴位按摩(如神门穴、百会穴、内关穴等)、中药茶饮(如玫瑰花、百合花、合欢花等)以及五音疗法调理改善。当然,这些都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秋季也是人体精气收敛内养的阶段,所以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应选择轻松平缓、运动量不大的项目,如爬山、游泳、快走、打太极拳、练瑜伽等。许海莺尤其推荐八段锦,它不仅能有效激活全身经络和肌肉群,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功能,还有助于交感神经系统紧张性下降,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秋季运动应循序渐进,以周身微热尚未出汗为最佳。
  (来源: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