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0日
桶张村
文章字数:1,083

  张朋亮
  桶张村详尽村史已不可考,据村里长辈人回忆,农业社时期仍与扶风县杏林镇西坡村共同祭祖。扶风县志(清·乾隆版)记载,扶风张姓,元初自河北清河而来。又据西坡村古碑等信息可推测,桶张村建村时间约为清初顺治朝(公元1640年)前后,距今约380年。
  如今的桶张毗邻五泉镇政府驻地东侧,散布于杨扶路南北,南、北两个村民小组大致以杨扶路为界,分别称桶南、桶北。关于村名的来历,大致有三种说法。其一为全村统一都姓张,故名“统张”,后逐渐演化为桶张。第二种说法为,老祖先给财主家统一管过账,故名统账,后演化为现名。最后一种说法,村里从前以制桶闻名,故名桶张。追溯村史,桶张村由“上、中、左”三兄弟繁衍至今,从长辈口述中,仅能知晓“上、中、左”为张姓三兄弟,自扶风县西坡村迁徙而来,但这其中的“上、中、左”到底是名、字还是排行,无从考证。但父辈人均可清晰分辨出哪一个家族属于那一分支。
  城拐角在如今的桶张村已经难觅踪迹,但如果你顺着帅斜路向北走,过了桶张村的老爷庙后,可在路东看见一片规模庞大的蟠桃园,蟠桃园东南方向有一棵粗壮的皂荚树,那就是曾经的城拐角所在地。
  农业社时期,城墙被挖倒取土做了肥料,只留下了名字代代相传。那里有一户人家,高墙大院,屋主的祖父辈曾是村里的地主。即便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那座院子看起来也十分气派。青砖、青瓦的两进院落,墙壁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后院有一口井,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稀奇,但如果下到井里三五米深处,就会发现一个隐秘的洞口。从洞口爬进去,里边别有洞天,在战乱年代里,足够一家人躲藏三五天。院子旁边有条沟,据说是土匪来抢劫的时候用手榴弹炸的。那道沟深约一米有余,宽近两米,长七八米的样子,如果传言属实,足见当时匪患之猖獗。
  出了堡城门继续往西,穿过帅斜路向西北方向望去,那里至今仍是一排排两层楼房,虽然早已无人居住,却似乎在诉说着昔日的繁华。北窑原本居住的其实是穷苦人,顺着村北土塬打了一排窑洞居住,大约只有三五户人家。但后来,帅斜路不断拓宽修整,从“泥土路”变成“石子路”,再后来又变成了水泥路。北窑所在地就从“偏远地带”变成了繁华地带,在新村规划以前,这里便成为村里富裕户的聚集地。
  到了夏天,收割完油菜后,这里成了全村最大的打谷场,孩子们在广场上学自行车、滚铁环、踢毽子,每天都是欢声笑语。再往后,村庄一路向西发展,先后规划了三条新街道。新街道笔直而宽敞,北面接着麦田,南面直达杨扶路。杨扶路比帅斜路更加宽敞,是连接五泉镇和杨陵城区的主干道。村庄的中心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这里,老堡子慢慢地空落,衰败了,一点点消失了,但一个新生的现代村落正如一颗新星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