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记者 王晨曦
4月30日,在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油菜中心”)的试验地里,油菜专家李殿荣随手剥开一个油菜荚,介绍起品种特点:“你们看,这个油菜荚里一共有38粒菜籽,通常30粒以上就算高产,这个品种产量表现尤为突出。”
当天,油菜中心组织全体科研人员与行政服务相关人员走进田间地头,开展试验观摩。现场不时有研究员提问,李殿荣耐心解答。说到兴头上,他就下地摘个油菜荚进行演示。
86岁的李殿荣住在油菜中心附近,一有时间他就来看看自己的试验田,观察油菜长势。他说:“我今年的主要工作是做‘秦优797’油菜的繁育,今年已经种了2000亩,明年计划扩大到4000亩至5000亩,通过试验进一步提升油菜的抗病性能。”
试验田旁一派繁忙,实验室内同样是低头忙碌的身影。
在杨凌农作物生物育种共享平台的实验室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研二学生王振泽蹲在辣椒苗旁,采收花蕾。
“我通过小孢子培养技术做育种试验。目前,有8个辣椒品种刚好到了开花期,需要天天过来管护。”王振泽告诉记者,最近实验室比较忙,“五一”假期,他选择留守杨凌。
“杨凌农作物生物育种共享平台由杨凌种业创新中心与油菜中心联合建设,研究油菜工厂化育种、蔬菜生物育种等,可为种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油菜中心工作人员董朝阳介绍,“我们还和西农大等高校合作,提供科研场地。这里成了很多学生的‘校外实验室’。”
记者来到杨陵区五泉镇官村,迎面可见大片的油菜地和麦田,这里是油菜中心的试验基地。
走进基地大门,油菜中心育种研究室主任董育红介绍起“秦优1618”油菜,该品种已连续3年入选国家农业主导品种。“这个品种的优势是高产稳产,参加黄淮区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达到231.25公斤。此外,‘秦优1618’还有含油量高、强抗倒宜机收、耐寒耐旱性强等特点。”董育红说。
曹小东硕士毕业后就来到油菜中心工作,这是他“进驻”农科城的第三年。这段时间,他既要参与实验室里的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还要来基地查看油菜长势、统计数据。
“5月9日,我们要召开第六届全国油菜科技大会。‘五一’假期,我要去一趟汉中,查看那边油菜的生长情况,为油菜大会做好准备。”曹小东说,“作为农业人,我们的假期要顺着农忙农闲的规律。”
(原载2024年5月4日《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