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华松
龙年春节越来越近了,大量人口从城市返回乡下欢度春节,在外打拼一年的年轻人带着孩子回家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于孩子而言,年味的一个重要范畴是除夕之夜或大年初一,他(她)们会收到来自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压岁钱。近日,关于压岁钱的一则消息登上了热搜,说的是过年给孩子红包的攀比现象严重,部分地方涨到了最低200元,这对部分农村老人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换言之,压岁钱可能还没发挥给孩子“压岁”的作用,就先要“压”垮老年人了。
众所周知,压岁钱的本义是每逢新年,家里的老人或长辈会给孩子一点钱,用以表达对孩子新一年的美好祝愿与祈福。多年来,压岁钱金额水涨船高,从我小时候的5元、10元、20元,涨到了现在的200元、300元,甚至上千元。收入增加和物价上涨当然是一个客观背景,但部分人的攀比心态,同样也是压岁钱变“压力钱”的重要因素。一些当父母的年轻人觉得,老人们只是过年期间才见到孙子,老人给孩子的压岁钱太少,他们会觉得老人不懂事、不会做事;部分孩子觉得,别的同学收到了自己爷爷给的几百上千元的压岁钱,我爷爷却只给我20元,难道是我爷爷不爱我吗?有的老人觉得,我一年到头难得见我孙子一面,想见也没有多少机会,怎么表达我作为长辈的关心呢?我只能多给一点压岁钱,让孙子知道我是爱他的。
孩子们收到压岁钱,事后难免与玩伴进行信息交换,你收到多少,我收到多少。这会给孩子根植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即将压岁钱的多少等同于长辈们对他们的爱的多寡与分量,继而对亲情形成一种认知误区,将亲情物质化或货币化。
压岁钱是春节期间长辈对晚辈祝福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本质是亲情的代际传递。很多农村老人此前主要倚靠务农为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种不动地了,身体状况也大不如从前,很难倚靠自己获得收入。他们平日里勤俭节约,为的是过年期间有更多压岁钱给到孙子或孙女。对于一些年迈且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而言,他们给出压岁钱的来源主要是子女给他们的赡养费。所谓“压岁钱”,只是经过了孩子的手转了一下而已。
透过压岁钱,我们当让孩子们知晓亲情的可贵:“爷爷奶奶当初养育爸爸非常不易,现在爷爷奶奶老了,自然轮到爸爸照顾与赡养爷爷奶奶了。”从前,我养育你;现在,你回报我,这就是亲情的回馈机制。换成一个真正懂事的孩子,他或她不仅会婉拒爷爷奶奶的压岁钱,反而会说,“爷爷,您现在不能做事赚钱,我不能要您的压岁钱,我把过去一年我帮妈妈做家务、妈妈给我的奖励给您,祝您和奶奶龙年吉祥,身体健康”。我估摸着,全家人会被孩子这番暖心的话所感动,因为浓浓的亲情在流淌,满满的报恩心在荡漾。
总之,真正的年味来自亲情的深度,而非压岁钱的厚度。对于绝大部分常年在外工作学习的大人及孩子,亲情绝不止于过年那点压岁钱,而是平日里的嘘寒问暖。大人们有空不妨多带孩子回家看望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让老人给孩子们讲述家乡的来龙去脉,讲述从前的那些经历,讲述乡下的节庆与习俗,让孩子们懂得尊敬老人、报答老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