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尚遥 通讯员 马翔
最近一段时间,杨凌农科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基金公司”)团队格外忙碌,他们正在把一年来重点跟进的三个过会子基金、五个意向子基金、十余个重点招引项目进行梳理,确保这些基金和项目今年能够尽快开花结果。
作为示范区管委会设立的国有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基金公司启动一年来,为了尽早拿到基金管理的“入场券”,在示范区管委会领导与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团队多次跑部进京,咬定目标,攻坚克难,经过了长达10个多月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在2023年10月30日完成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登记。这标志着杨凌示范区实现了私募基金管理人“零”的突破,也是自2023年5月1日国家行业审批“收缩”后省内首家拿到牌照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基金公司一帮人付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和汗水。
为进一步开辟示范区财政创新工作,财政局于2020年8月出资设立了示范区首支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杨凌农科股权投资基金(“农科基金”),旨在一改过去财政资金由“无偿划拨”转换为“股权投入”,通过直接投资与参与设立子基金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省、市引导基金及社会资本投资示范区内优质企业,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良好成长性企业尽快做大做强,有效推动杨凌示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基金公司团队自2022年年底组建以来,充分运用“投行”思维,大力发展基金招商,先后多次北赴北京、南下深圳、东跑上海、西上新疆,全国各地到处找信息、跑项目、访高管、搞调研、谈合作,带动多方主体增加金融供给、要素投入,全力支持示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秦创原农业板块是全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现代农业的总窗口。为大力支持秦创原农业板块的建设,推动示范区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农科基金联合专业化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了总规模2亿元的秦创原农业科创投资基金,目前已经上会通过,正在注册合伙企业。
种业是杨凌示范区的主导优势产业,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支撑。随着先正达、科迪华等世界知名种业企业先后集聚示范区,这里的现代种业产业体系雏形渐具。设立种业基金,是示范区建设种子产业园、成立种业创新中心等推动种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又一“加速器”。基金公司与北大荒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设立的种业产业投资基金,将围绕种业创新链部署产业链,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通过基金投资,加快企业做大做强。
缺什么就招什么,什么弱就补什么。基金公司始终聚焦示范区产业发展中的短板弱项,通过基金招商、平台招商等“招引组合拳”,积极为示范区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基金公司与央企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联手设立的总规模1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已落地示范区,借助央企全国视野的产业资源与资金优势,牢抓“基金招商”。
随着种业基金、秦创原科创基金等子基金的落地,基金公司正以2.4亿元的农科基金引导资金撬动多方主体与资本,陆续形成总规模超15亿元的基金矩阵,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
产业是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内高分子材料生产企业陕西扬晨新材料有限公司落户杨凌后,农科基金公司主动接洽,联合多个投资机构总计为企业注资近亿元,保证了企业生产基地的加快建设和投产后的资金需求。北京中捷四方公司是国内昆虫信息素领域的头部企业,2021年8月签订入区协议后,农科基金立即联合重庆农投为该企业注入资金5000万元,帮助其于2022年底完成了搬迁工作,随后该企业完成新三板挂牌。基金公司团队目前还正在为先正达、加拿大麦肯等重点企业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延长产业链,助力杨凌种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等产业链做大做强。
谈及下一步发展,基金公司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认真贯彻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部署和财政局的工作安排,围绕示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按照大力“募”、精准“投”、科学“管”、适时“退”的要求,不断优化资源布局,创新投资方式,加快推进中粮科创基金、上合农业合作发展基金、乡村振兴产业基金以及农业科技市区合作发展基金等,逐步形成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创投基金矩阵、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产业基金集群以及落实中省战略任务安排主题基金序列,打造杨凌特色的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矩阵,为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链延伸、上合农业基地、旱区种业硅谷、乡村振兴等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引来更多的资金支持,为杨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基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