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1日
永失母爱
文章字数:1,198
  冬已至,娘不归。恍然若梦,哀思如潮。该怎样表达这种锥心之痛?老屋门前的小河,日夜流淌着不尽的悲伤。
  母亲养育了我们姐弟五人,母亲就是我们头顶的天。母亲走了,我们头上的天塌了。
  母亲这一生,开朗乐观,与人为善。在娘家时,就学会了纺线、织布、刺绣、下地干活,还担任了村里的妇女队长。父亲当兵在外,母亲婚嫁至我村后,养老育小,勤俭持家,吃苦耐劳,无论粗活细活,还是家里家外,都安排的有条不紊,倾尽心力,受人敬重。
  1986年冬父亲因病去世后,我们姐弟五个尚且年幼。孤儿寡母,举步维艰。母亲强忍悲痛,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带领我们依靠种地务农养家糊口,凭借裁剪手艺挣钱还账,不但盖起了新房,而且给我们姐弟五人成家立业。母亲反复教导我们,要走正路、当好人。无论生活再苦再难,母亲都能坚强面对。由于母亲的刚强和柔韧,让我们家度过了那一段艰苦的岁月。
  董印选  
  生活条件向好转变,母亲的爱心一直不变,总是牵念着子孙后辈。母亲喜爱秦腔、京剧,关注收看新闻联播,虽然没学历,啥事都知道。母亲不但与父老乡亲和睦相处,而且极其看重人情世故。只要有求必应,时常热心帮忙。
  可我们还没有好好孝敬母亲,母亲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怎不叫人悲痛欲绝、追悔莫及。母亲匆匆离去,让我们感到天塌地陷,痛断肝肠。母亲虽然不识字,但却是一部大书,足够我们反复阅读。我们将用堂堂正正做人、本本分分做事,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从今往后,再也不能推开门来,放声的喊“妈”,再也不能吃娘做的饭,再也不能陪娘说着话,我成了没爹没妈的人。
  我曾给母亲许下的诺言,未能得到兑现。母亲没有给我时间,我给余生留下缺憾和忏悔。
  尽管病痛缠身,已经历时九个月,但是没想到,母亲会走的这样快。虽有妻子替我侍奉榻前,照顾病中的母亲,却又怎能弥补我的愧疚。
  母亲弥留之际,状况难卜,使我慌乱、惊恐甚至失态。
  我惧怕着病情的不断恶化,更惧怕着母亲的转身离去。面对这一切,却无能为力。冷酷的现实,把我的侥幸残忍击碎。
  返回老屋治丧,乡人莫不叹息,亲友相继吊唁。远在京城的族人发来悼词,近在邻侧的女孩写成祭文。身在外地的亲戚打回电话,泣不成声几度哽咽。
  母亲的灵柩停放一周。头戴孝帽,身穿孝衫,点蜡焚香,巡夜之际,我含泪而歌:
  守灵
  一生多少坎坷事
  为了家庭舍功名
  倾尽心力育子孙
  娘啊,是老太君、女英雄
  都说养儿要防老
  怎奈恶疾太无情
  只恨未有回天术
  娘啊,您吃尽苦、受尽疼
  今夜我为娘守灵
  让我再送娘一程
  前方山高路又远
  娘啊,请慢慢走、徐徐行
  六月的白昼,酷热当头。六月的凌晨,原野的风却极冰冷。安葬完母亲之后,我迟迟未能动笔,不愿再去触碰这份哀痛。几篇淡淡的文字,怎能消除胸中浓浓的悲哀?
  何况这份哀痛巨大又脆弱,一碰心就会流血。强作笑颜,埋头工作,是为了转移涕泗滂沱。然而悲凉依旧汹涌澎湃,仍将人完全左右。
  当我骑着单车,穿行于街市时,竟感到了强烈的孤寂。炙热高温的阳光下,只有影子与己为伴。神思恍惚之间,仿佛看见母亲向我含笑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