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米蓓 周勃 刘智辉
今年是杨凌示范区成立26周年。经过26年的砥砺奋进,杨凌在农业发展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套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示范推广为特色,以国际交流为目标,充分发挥“国家队”排头兵、科技创新“领头雁”、科教融合“试验田”、农业对外开放“总窗口”作用,奋力谱写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引领示范的精彩华章。
科技之花开遍广袤大地
高海宽是榆林市定边县堆子梁镇营盘梁村玉米种植户,去年种植的600亩玉米,纯收入达60余万元,成了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
“在2008年以前我们还是采用传统模式种植玉米,每亩产量大概在700千克左右。200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玉米专家薛吉全团队给我们开展了技术指导,把种植密度从每亩4000株提高到每亩5500~6000株,产量也大幅提高。”看着眼前长势喜人的玉米,高海宽喜不自禁。
高海宽所说的技术指导,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玉米专家薛吉全团队在榆林进行的新品种、新技术推广。2014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陕西榆林成立玉米试验示范站,以种质扩增创新为切入点,以玉米新品种培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为重点,构建玉米种质协同创新体系和新品种推广模式。
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薛吉全表示:“我们这几年做的工作就是通过我们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促进产业发展。从目前来看,以榆林为代表的西北旱区,成为我国光热资源的高值区,也是产量最大区域,更是未来发展现代玉米生产的典型区和示范区。”
几年来,试验站经过了玉米高产潜力挖掘、高产高效和玉米机械化3个阶段的发展,已成为玉米科技创新的基地,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展示平台和扩散基地,为陕西及西北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全国玉米生产树立了“陕西样板”。
校企融合构建更大舞台
近日,走进甘肃元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生态牧场,高标准羊舍和一望无垠的优质饲草种植基地尽收眼底,牧场的微风和阳光与来自这里的优质奶绵羊相互交融。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奶绵羊生态牧场,通过混播种植了豆科、禾本科等10多个牧草品种,最大程度还原了天然草场的植被状态,为奶绵羊的生长提供最优质的饲草资源。
201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金昌市政府进行校地合作,依托甘肃元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在金昌引进我国优良的舍饲肉羊杂交母本湖羊,开展高繁快长高泌乳力湖羊新品系选育、肉羊高效杂交组合筛选以及舍饲肉羊高效健康养殖等技术的集成创新与推广工作。
2016年,为了拓展羊产业发展空间,破解羊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瓶颈,让羊产业步入乳肉“双轮”驱动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金昌肉羊试验示范基地再次转型升级为奶绵羊试验示范基地。
2019年在金昌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又成立了国内首家奶绵羊产业研究院,开展对奶绵羊的新品种培育、高效繁殖、日粮配制、饲养管理、环境控制和绵羊奶精深加工等全产业链健康绿色生产技术的研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金昌奶绵羊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宋宇轩介绍说:“在奶绵羊产业发展方面,我们在金昌试验示范基地,可以说基本上示范成功了,我们开辟了中国羊产领域的一个新领域新赛道。”
通过基地近8年时间在奶绵羊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使得永昌县当地乳肉兼用的绵羊种质资源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如今,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研究院已针对奶绵羊分子育种、高效繁殖、精准营养、羊乳加工以及疾病防控等领域开展研发工作,使其成为奶绵羊种业“芯片”的生产基地,为国内奶绵羊产业提供了“金昌方案”。
国际交流照亮希望田野
日前,来自古巴、约旦、莱索托、尼泊尔、尼日利亚、卢旺达、坦桑尼亚、津巴布韦等8个国家40名学员在杨凌参加非洲国家旱地玉米栽培技术培训。培训期间,学员们先后走进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杨凌良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开展现场观摩学习。
来自尼日利亚学员桑代·埃及洛戈·奥古斯丁在看到杨凌的现代农业发展后,激动地说:“中国的农业真让人惊叹!我看到了不同的种子、不同的技术,希望能把这些种子带回我们国家去试验种植。”
杨凌用三年时间,围绕旱区农业发展,先后建成中乌、中哈、中吉等10个农业科技创新园和产业示范园,在海内外布局建设了20个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农业技术实训基地,涉及设施农业、果蔬栽培、粮食育种、食用菌栽培、畜牧养殖等多个领域,杨凌良种和配套栽培技术走出国门,110多个农作物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海外推广辐射面积3000多万亩,为上合组织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板。
“在我们国家,用的是传统种植方式,中国用机械化、现代化的方式,让我们感到很震撼。我们在中国学到了很多东西,希望可以将这些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到我们国家。”来自莱索托学员林佛·朱迪思·拉曼耶卡对中国现代农业采用的种植方式赞不绝口。
近年来,杨凌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聚力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推动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注入了科技力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秦创原农业板块、杨凌自贸片区和综合保税区落地建成,新增3名院士和110名领军人才,创建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37个,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55家,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161项,新建示范推广基地237个,转化交易科技成果462项,培育新品种超过500个,输出农业科技人才超过15万人。
今天的杨凌,已经成为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发展现代农业的“国家队”,从当年一个普通的关中小镇发展成为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的“农科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