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杨凌“游”礼大焕新
  记者 赵玉婷 仵佳伟
  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为深入挖掘杨凌丰富的农科资源,多维度展现文创和旅游商品的传承与创新,以“创意农科城游礼新生活”为主题的2022年杨陵区首届文创和旅游商品大赛结果已经揭晓。在5月19日第13个“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我们带您了解获奖作品的创作意图和过程,感受具有农科城特色、元素的文化和旅游商品的独特魅力。
   “蛋壳上”的杨凌 

    杨陵区首届文创和旅游商品大赛金奖    文创蛋雕


  蛋雕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通过阴刻、阳刻、浮雕等多种手法,可以在蛋壳上展现精美的艺术形象。
  大赛金奖获得者闻福良,是杨凌民间艺术家、中国蛋雕第一人。他的作品“主角”是一个蛋雕,蛋雕的A面雕刻着“杨凌名片”──杨凌农高会的主展馆和上合组织现代农业交流中心;B面雕刻出象征农业丰收的麦捆,麦捆上的丰字和两边舞动的彩稠格外喜庆;顶部是杨凌logo展翅飞翔的白鸽,象征着杨凌农科新成果“破壳而出”。雕刻着“杨凌名片”和农业丰收的蛋雕放在一个装满了小米的“中国饭碗”里,直观地诠释了杨凌在“中国碗装中国粮”的奋斗历程中,贡献农科智慧和农科力量。饭碗表面的“中国饭碗 杨凌担当”“中国饭碗 装中国粮”和“五谷丰登”“年年有余”字字如画,耐人寻味。底座上的“麦囤”把“中国饭碗”高高托起,展示并激励着杨凌人,为中国农业高新科技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勇于担当、勇攀高峰!
  闻福良表示,接下来他将不断提高蛋雕技艺,创造更多优秀作品,在蛋壳上讲述更多杨凌故事,让杨凌的农耕文化得到传承发扬。

   “鼓”动新生“雕”刻未来 

    杨陵区首届文创和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杨凌手绘锣鼓


  在决赛现场,一件件文创作品“争奇斗艳”。选手们别具匠心、比拼创意,巧妙地将绘画、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锣鼓、木雕作品中,用大胆的创意玩转产品,现代流行元素与传统文化的激情碰撞,让现场嘉宾眼前一亮。杨凌手绘锣鼓和木雕系列作品获得大赛银奖,正是创意与文化融合的完美体现。
  上川口村作为西北锣鼓第一村,制作锣鼓已有300多年历史,村民制鼓技艺代代相传。
  杨凌宏声常鸣锣鼓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如今,上川口村生产的锣鼓与湖北武汉、江苏苏州、四川成都生产的锣鼓乐器齐名,被誉为中国铜鼓乐器加工的四大名家。被誉为“西北锣鼓第一村”,产业优势明显,现有锣鼓生产艺人18名,规模锣鼓企业6家,具有92种锣鼓乐器品种,年产值8000余万元,带动就业150余人。2011年上川口村锣鼓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市场不断在变,上川口锣鼓适应市场在创新中蜕变升级。脱下了昔日“中规中矩”的衣服,走起了“文艺路线”,一个个精致小巧的“艺术品”被付诸高端,让人眼前一亮。
  上川口手绘鼓,正是上川口锣鼓衍生出来的系列文创产品,主要有手绘花盆鼓和手绘鼓两大类。两类产品都是在采用实木+牛皮表面手工彩绘制作而成。结合传统创新,鼓身彩绘多种民族风格的图案,高度适体、造型独特,可用做文艺演出、茶几、饭桌、工艺摆件等,也能为居室增添文化色彩和视觉美感。
  “锣鼓不仅仅是能敲能打的‘热闹’,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正是因为被赋予这样的意义,我们在产品设计上进行了创新,从而满足更多人的消费需求。”杨凌宏声常鸣锣鼓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杨陵区首届文创和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后稷


  木雕作品《后稷》采用阴沉金丝楠木制作,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创作者吴文军介绍,后稷是我国古代农官,姓姬名弃,号后稷。传说他自幼喜爱种植,经常把野生的麦子、谷子、大豆及高粱的种子采集起来尝试自己种植,种出的谷物总是又香又甜。等他长大成人时,已经积累了很多的农业经验,并时时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大家,教大家如何耕种和收获。时间久了,人们纷纷信服于他。舜帝继位后,为了更加大力地发展农业,把有邰封给后稷做他的农业试验场。有邰就是现在的陕西武功。因为后稷对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所以后人们尊他为农神。 

     杨陵区首届文创和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硕果累累


  作品《硕果累累》随形设计,整体来看是一个砚台,图案设计以葡萄为主,随意的藤蔓,展现了葡萄的枝繁叶茂;每一颗都质感十足的果实,把葡萄展现的逼真透彻,一串串葡萄寓意秋天丰收时树上果实茂盛的样子,寓意硕果累累。
 
   遇见美好留住思念 

     杨陵区首届文创和旅游商品大赛铜奖    青鸟文创系列


  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号楼、后稷像雕塑、上合农业培训中心、到农高会D馆……一副副精美的文创书签,在凸显农耕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立体展示了杨凌农科城开放、现代,且富有活力的新形象。
  黄建玲创作的“杨更牛”IP设计吸睛无数,获得专家评委和群众评委团的一致好评。
 
     杨陵区首届文创和旅游商品大赛铜奖    杨更牛IP设计


  牛是农耕文明的象征,也是杨凌城市精神的体现,这款参赛作品神气十足,牛角是童子福牛纹,代表着智慧、真诚、平安、祥和,牛脖子上的“法器”名为呼风唤雨铃,寓意让大地风调雨顺、天下五谷丰登。“杨更牛”的IP被参赛者设计到手机壳、杯子、餐具、蔬菜包装等生活用品之上,祝福勤劳的杨凌农科城展翅耕耘世界梦想,永远的牛下去……
  “杨凌,是科研路上的老黄牛、现代农业的拓荒牛、乡村振兴的孺子牛,用一件件新颖别致的文创设计产品扮靓勤劳、质朴的它,是我们本土设计人员值得用心、用情去探索和努力的事,我们希望家乡杨凌越来越牛!”本届大赛铜奖获得者——设计师张子康说。

 杨陵区首届文创和旅游商品大赛铜奖 谭家甑糕文化礼盒   


  杨凌谭家甄糕已有百年历史。谭家甄糕选用优质糯米、上等红枣和蜜枣、芸豆作原料,经过四代人的努力,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制作方法,衍生出谭家粽子、八宝甜饭等系列品种。谭家甄糕风味独特、色泽鲜润、枣香浓郁、绵软黏甜、老少皆宜,不仅在陕西,而且在全国多个城市享有盛誉。《谭家甄糕制作技艺》被认定为陕西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杨陵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获得多项省级荣誉和地方荣誉。
  “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特”的文创旅游商品,不仅在推动文旅市场全面复苏方面持续发力,更展示着杨凌这座农科城的青春与活力。近年来,文化创意项目频频出圈。其备受关注的现象背后,展示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丰富成果。而杨凌,有着丰富的农耕文化和历史底蕴。乡情、乡愁,农科、农韵,无疑是杨凌特色,更是亟待挖掘的文化、旅游宝藏。
  杨陵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负责人表示,举办文创旅游商品大赛,是一次“试水”,杨凌是国家首个农高区,是现代农业的“试验田”,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试验探索,是杨陵文旅人的责任和使命。通过深化农文旅融合、培育旅游商品市场、壮大文旅特色产业,才能让文创商品更好助力乡村振兴。未来,杨陵文旅将立足市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深入挖掘杨凌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具有特色亮点的文创旅游商品,为杨凌旅游注入更多文化力量。


版权所有:杨凌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网址:ylsx.nkb.com.cn  投稿信箱:ylsx@nkb.com.cn  新闻热线:029-87033711 870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