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华秦人的“三把火”
  陕西华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邱福全
  对于华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为杨凌本土历史最为悠久的工业品牌,华秦从1983年开始筹建,是西农老教授们“集体上书”省政府为杨凌争取来的第一个“入区项目”;1990年建成投产后,华秦在很长时间内都是杨凌的“地标式建筑”;九十年代,华秦长期冠名“陕西天气预报”,成为走进千家万户的“广告明星”;如今,华秦饲料畅销全国22个省区,成了“好饲料”的代名词。
  作为陕西饲料工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华秦33年扎根杨凌,薪火相传,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下面,我为大家讲述华秦人“三把火”的故事。
  第一把“火”:质量之火,烈火铸名牌
  大家肯定听说过“海尔”掌门人张瑞敏砸冰箱,让“海尔”成为世界名牌的故事。在同一时期的华秦,也曾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遭遇客户退货,时任老厂长带着大家现场销毁了退回的问题料。在当时,1吨饲料的价值等同于1台冰箱,相当于当时西农教授3个月的工资。华秦人正是通过这种近乎极端的方式亮出做好产品的坚定决心。后来,华秦人把9月9日销毁问题产品的日子定为“华秦质量日”,并一直传承至今。
  经过三年卧薪尝胆,1998年,省政府把“陕西省名牌产品”这项荣誉授给了华秦,使华秦成为陕西饲料行业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2012年,在华秦新基地投产时,上百名养殖户自发前来赠送锦旗。华秦人点燃质量之火,实现了从“问题料”到“名牌料”的华丽转身。
  第二把“火”:服务之火,温火暖客户
  1990年,华秦建成投产时,正值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华秦人一度陷入了“找市长还是找市场”的迷茫与困顿。在苦苦探索中,我们终于厘清了“先帮助老百姓赚钱,再谋求自身发展”的商业逻辑。于是,服务养殖、服务“三农”就成了华秦人自发自觉的工作主题。从走家串户卖饲料、帮助农户搞养殖,到成立华秦养殖服务中心,聘请专家教授、组建百人团队,每年开展专业化服务上万人次,形成了“企业搭台、专家唱戏、农户得利”的华秦服务模式。
  为了做好服务,华秦人曾经差点付出生命的代价。在2005年的一个夏夜,商洛片区业务员刘晓军在帮助客户送货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被救醒后,他在医院病床上问的第一句话是“给客户把料送到了吗?”。顿时让围在病床边的领导、同事和养殖户潸然泪下。刘晓军同志在这次车祸中面部骨折、门牙全跌,脸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疤。2007年,他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成为迄今为止,饲料营销员中唯一的省级劳模。
  2001年,陕西户县蒋村镇农民温文哲把“华秦”LOGO镶在自家楼顶,一度被传为“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华秦人”的佳话。通过服务,华秦饲料三十多年畅销不衰,产品覆盖到国内22个省区,并踏上“一带一路”,出口老挝、吉尔吉斯斯坦,让杨凌科技、杨凌产品插上了翅膀,飞向全国、走向世界。
  第三把“火”:价值之火,真火担大义
  华秦因服务畜牧业而生,承载着“振兴中华、造福三秦”的崇高使命。33年来,华秦累计向社会提供优质饲料300多万吨,累计实现产值100多亿元,帮助成千上万的养殖户走上致富道路,为我国“三农”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0年初,在武汉封城的严峻时刻,华秦人逆向而行,率先复工,公司领导带领150名员工实行”封闭式管理“,吃住在厂52天,生产饲料3万多吨,保障了市场供应,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特别是针对山阳县200万羽蛋鸡扶贫项目,专供饲料2000多吨,被陕西新闻赞为《助力“金鸡”下“金蛋”》的义举。
  33年市场淬炼,华秦几度浴火重生,实现凤凰涅槃。公司荣获并至今保持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等数十项国家级荣誉,被誉为“西北饲料工业的一面旗帜”。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永葆华秦人“三把火”的创业激情,建一流农牧企业,铸百年华秦品牌,继续为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示范区发展贡献华秦力量。

版权所有:杨凌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网址:ylsx.nkb.com.cn  投稿信箱:ylsx@nkb.com.cn  新闻热线:029-87033711 870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