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晓艳 万英俊
“难以置信!”看着眼前这片田成块、地平整、路相通、旱能灌的高标准农田,种了一辈子“望天田”的王仓儒喜不自胜。
王仓儒是宝鸡市凤翔区柳林镇东吴头村村民,此前这里是一片干旱缺水、广种薄收的低产地,村民们只能靠天吃饭,辛苦一年也打不了多少粮食。
得益于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和中陕高标准农田建设集团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去年凤翔区的2.8万亩“望天田”变成“高产田”,王仓儒的高粱地也由原来的亩产七八百斤,增产至一千多斤。
仓禀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家的生命线,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国家首个农高区——杨凌示范区时刻牢记“国之大者”,扎实履行“国家队”职责使命,自觉扛牢国家粮食安全这一政治责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所谓高标准农田,指的是“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无污染、产量高”的稳定保量农田。这类农田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是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适宜机械化作业,是粮食生产的主战场,是粮食产能的主力军,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时间拨回到2021年4月9日上午,农神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之地,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暨中陕高标准农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签约揭牌仪式在这里举行。中心由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共同组建。旨在推动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高标准农田技术创新和工程化研究,提出改善耕地土壤环境、提高耕地质量水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田整治建设的质量标准体系,立足陕西、服务全国,提供不同地域、不同作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解决方案。
按照“一中心”“一公司”机制,杨凌示范区与陕西地建集团共同组建了“中陕高标准农田建设集团公司”,主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至此,杨凌作出了为全省乃至全国打造高质量农田建设“样板间”的庄严承诺,打响了中国耕地“保卫战”。
有谋划更有行动。2022年3月,中陕高标准农田建设集团积极承担陕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在宝鸡市凤翔区柳林镇、长青镇、陈村镇等3个镇10个村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平整土地、兴修水利、建设田间道路、修复生态环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两个月紧锣密鼓的建设,这里的2.8万亩高标准农田全部通过省级验收。
王仓儒和村民们又种上了高粱。不同于昔日旱涝靠天,农机下田没地可走,他们零散的“巴掌田”都连成了片,引了水、铺了路,农机来去自如,遇到天旱村民可以随时灌溉。
等到8月份的时候,株株颗粒饱满的高粱穗,不仅压弯了枝头,更映红了王仓儒和村民们喜悦的笑脸。
收益的不止王仓儒。
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卓涛介绍,2022年他们全面完成了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试验基地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建成了土壤馆、耕地土壤样本库等,入库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约11.4万个土壤样品、1000多个土壤剖面。王仓儒村子的土壤剖面也陈列其中,这为国家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质量提升、农业与双碳、数字化监测监管等打下了坚实基础;举办了耕地质量与粮食安全国际学术交流会和中国工程院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院士行活动,唐华俊等8位院士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质量提升等进行学术交流。同时,由中陕高标准农田建设集团承担的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全面建成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合作共建的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总体进度超过50%。不仅农作物的收成和农民的收益有了明显变化,这些高标准农田还具有很强的复制推广价值。
收获之季,正是奋发进击之时。
2月4日,陕西省2023年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和中陕农创新大厦项目在杨凌耕地保护中心开工。
让“粮田”变“良田”。一时间,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建设的“春风”吹遍三秦大地。在西安长安、渭南富平、铜川宜君等10个市20个县的30万亩高标准示范农田建设现场,人们抢抓眼下农闲“黄金期”,全力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千方百计建良田、保粮安。在卡车、挖掘机来回穿梭间,一畦畦新修的农田初具雏形。“今年的30万亩高标准示范农田建成后,预计可新增粮食产能4500万公斤。”卓涛说。
一年之计在于春。2023年,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将按照“强服务、聚资源、促融合、强自身”思路,全力做好全省30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陕西省第三次土壤普查任务、中陕农创新大厦建设;依托西农大、中国农科院、地建集团等优势资源,围绕土肥、节水保水、土壤调理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聚焦高标准农田改造设计、土壤检测、培训等方面,积极开展耕地保护社会化服务;同时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建设,在做实中心职能作用上持续用力。通过延链补链、双链融合,积极探索“杨凌良种+绿色农化+农机农艺+订单农业”的农业产业服务体系,打造“杨凌农科”全产业链推广服务品牌,为支撑和服务国家粮食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供“杨凌样本”,作出“杨凌贡献”。
又是一年春耕时。希望的田野上,农科城杨凌正不负春光,用一块块高标准示范农田筑就一座座“金粮仓”,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