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杨凌:争当农业强国“急先锋”

  记者 耿苏强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充分显示种业作为农业产业链中的“芯片”所肩负的重任。
  种田选好种,一垄顶两垄。2012年以来,杨凌审定登记动植物新品种超过500个。种子年交易额约8亿元,占全省年交易量的近二分之一。
  作为粮食安全的关键和提升产量有效的突破口,杨凌积极行动,严格落实,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选育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藏粮于技 跑出种业振兴“加速度”
  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关系着中国人的粮食安全,对于农业现代化更是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多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斗口试验站在小麦、玉米育种工作中投入大量精力。
  近年来,试验站专家团队始终坚持将持续提高品种、产量放在首位,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截至目前,共推广小麦、玉米新品种及其高效增产技术100多个(项),累计推广面积1424.6万亩,新增纯经济效益14亿元。
  “与此同时,我们还兼顾市场和老百姓的味蕾需求,培育出满足老百姓的生活需要的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斗口试验站站长海江波介绍,在示范推广方面,试验示范站先后展示了西农20、西农805、西农822、西农585、西农223、西农318、普冰151、西农511等小麦品种20多个,示范推广国美808、国美606、农科大261、农科大8号、西农233、西农2580、陕单609等玉米品种8个。其中,完成了玉米新品种展示及试验示范,共计40个新品种(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技术研发方面,试验示范站围绕小麦玉米高效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开展了集成研究,建立了麦秸秆还田+镇压配套栽培技术、小麦苗情应变早冬灌施肥技术、小麦氮肥后移技术等14项。
  藏粮于地 沙土地变身“宜耕田”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在杨凌良科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沙质地、林地,如今已经是一片平整的“宜耕田”。
  “公司把这里规划成了高标准示范田后,健全了农业基础设施,全部使用现代化管理模式,农业生产方便多了。”杨凌良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高级农技师许智英说,通过零散土地整合、闲置土地利用、田块重新分割,1200亩“宜耕田”已全部用于粮油作物生产。
  记者现场看到,高标准农田建成以后,大型的播种机等器械都能得到应用,既解放了劳动力,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杨凌良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配套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等方面逐渐摸索总结了一系列小麦稳产、高产技术规程。
  作为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产业链上的“土壤医生”,杨凌良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正在根据土壤养分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水肥一体化管理,不仅节省成本,还能让小麦作物“吃得饱不浪费”。
  2021年4月9日,承载着解决耕地质量问题,推进高标准农田高质量建设重大使命的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在杨凌揭牌成立。该中心的成立,从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需求端、市场端、资源端打通通道,毫无疑问成为落实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最优选择”。
  “2023年,争取亩产量达到1000—1200斤。”许智英介绍,在国家大力提倡建设高标准农田,强调粮食安全的情况下,公司将在目前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把原有的沙土地变成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核心展示区。
  聚焦种业 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通过实施“区校融合”战略,紧紧依托农科教资源和产学研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努力提高种业核心竞争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贡献更多“杨凌良种”。
  特别是在走产、学、研结合,促“育繁推”一体化发展之路方面,杨凌种业人紧跟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不断探索、创新发展之路。2021年1月,杨凌种业创新中心揭牌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担任中心主任。
  该中心通过构建以“市场为导向、大学为支撑、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园区为平台、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在一系列举措的支持下,杨凌种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共聚集各类种子企业87家,其中陕西省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达到18家;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面积逾亿亩,年种子交易总额约8亿元,已成为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农牧良种集散地之一。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做好“三农”工作的战略部署。作为我国第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将一如既往履行好国家使命、在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让杨凌“金种子”造福广大群众,为现代农业发展贡献“杨凌力量”。

版权所有:杨凌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网址:ylsx.nkb.com.cn  投稿信箱:ylsx@nkb.com.cn  新闻热线:029-87033711 870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