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幼儿园爱家乡课程生成路径研究
  杨凌高新幼儿园 孟佳晨
  爱家乡是幼儿必备的品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目标。教育部在2002年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2001年的《纲要》进行补充解读,提出不同年龄段幼儿爱家乡学习目标。本文通过对我园农高会主题课程分析解读,梳理幼儿园爱家乡课程的生成路径。
  农高会是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的简称,是农林文化与先进农业技术的融合。本园基于地方农业特色,将农高会搬进幼儿园,生成了一系列适宜于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特点的课程,加深幼儿对家乡文化的认识。通过农高会主题课程在幼儿园的顺利开展,总结出以下课程生成路径:
  一、课程生成的前提是课程目标的深入解读
  课程目标的解读是幼儿园课程得以生成和实施的前提,通过对政策目标和幼儿园已有课程目标的解读,确保生成课程适宜于儿童年龄特点。首先,幼儿园须将国家政策目标转换为幼儿园课程目标,使国家要求目标与幼儿园课程紧密结合;其次,幼儿园将已有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活动目标,将目标与活动相结合。此次解读是将目标具体化,体现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活动等多方面,将整合目标细化为领域活动目标。
  二、课程内容聚焦课程目标的实现
  爱家乡课程以家乡资源为依托,将家乡的节日、建筑、文化等资源呈现在幼儿园课程实践中。课程内容的选择是真实、具体且富有代表性的,爱家乡课程素材的选择是存在历史性、代表性和特殊性意义的,幼儿对于家乡文化的情感,体现在家乡的草、木、节日中,是相对“细节”的爱家乡,家乡文化更像是一种精神支柱,是带有乡土气息和家乡味儿的,爱家乡的活动选材是包含情怀的,需体现家乡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色。每一个课程素材,是为了完成爱家乡目标,充分体现爱家乡目标而精心挑选。
  三、国家制度是幼儿园课程建构的重要保障
  国家政策对幼儿园课程生成起着导向和引领作用。因此,国家需要重视纲领性文件的解读读物和教师课程实践手册的开发,让教师在实践中有支点。同样对于幼儿园来说,教师对于课程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幼儿园可多举行教师职后培训,幼儿园政策文件解读讲座等,有助于教师理解实践环节的有关知识,提高爱家乡课程化的实践水平。

版权所有:杨凌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网址:ylsx.nkb.com.cn  投稿信箱:ylsx@nkb.com.cn  新闻热线:029-87033711 870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