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生辉
揉谷站点PM
10浓度为145微克/立方米,较前一小时上升88微克/立方米,请加强排查治理。
五泉镇夹道村疑似有焚烧行为,请前往排查管控。
……
走进杨凌示范区智慧环保信息化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的“地图”实时显示着杨凌最新的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企业用电量、扬尘、机动车尾气、秸秆燃烧等监测数据。工作人员坐在指挥中心,实时关注杨凌全域的环境质量状况。根据报警信息,计算机后台根据特征污染物,结合微型站、走航车、无人机、激光雷达、瞭望视频等多源数据进行运算分析,确定疑似污染源,并自动推送执法检查任务。
杨凌示范区智慧环保信息化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中心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立涵盖高空瞭望、在线监测、实时监测等为一体的动态监视监测体系和监测预警预报应急系统,建立了覆盖杨凌全域五个镇办的天—空—地—人“四位一体”立体化环境监测网络,实现了生态环境监测、监管全覆盖,以及“情况看得见”“指令听得着”“处置有措施”的全方位、可视化的指挥调度模式,能够无盲区、零死角,全天候发现、处置环境违法行为,为环境监管提供了远程感知、实时预警的“千里眼”。
平台利用创新的“三级网格、一点多发”监管调度机制,重点突出问题查出效率,以责任主体监管落实为重要环节,实现了从高值报警、智能溯源、自动派单、事件签收、处理反馈、审核归档的“一事一流”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解决了以网格员巡查反馈、再派单执法的传统监管方式效率低下的难题。
2022年秋冬季期间,杨凌示范区智慧环保信息化指挥中心通过15处高空瞭望系统24小时作业,高效锁定污染点位,监测到火情184处,并及时派单处理,有效遏制了因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通过气溶胶激光雷达、无人机跟踪、走航车巡查等方式,及时判断污染传输方向,高效应对污染问题;通过工地微站、道路微站、出租车走航监测相结合方式,控住面源污染高值点位;通过企业用电监管系统实时监测污防设施运行状态,堵住了企业污染治理环节盲区。截至目前,杨凌示范区PM
10浓度为6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8.1%,改善幅度位列全省第二,关中第一;2022年秋冬季以来(9月1日至12月4日),示范区预报有污染风险天33天,保良23天,争良率63.6%。
杨凌设立了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27家企业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数据深度与平台融合,废水排放数据、污染治理设施和排污口运行情况,都被“智慧环保”系统“看在眼里”,倒逼企业确保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使环境监管从被动响应式调查处理,转向提前介入式督促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数据显示:2021年,省控断面渭河干流杨凌出境断面水质主要考核指标平均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优于省考Ⅲ类标准;国控断面漆水河入渭口断面水质主要考核指标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国考断面和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城镇地下水备用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水质达标率100%。
杨凌示范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力打造智慧环保“110”,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杨凌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