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程立珍
2022年3月16日下午4时,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成果在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诞生——杨凌首个建设工程远程异地评标(公园路片区老旧改造)项目圆满完成。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和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筹疫情防控和交易服务工作,全力以赴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第一次以主场的身份,通过远程数据交互,实现音视频双向同步交流,为市场主体呈现了一场公开、公平、公正、透明、高效的“阳光交易”。
3月5日全省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形势加剧,毫无疑问,这是疫情影响下一次披荆斩棘的“特殊开标”。从制定目标任务到快速实现愿景,比预期整整提前了3个月。这份超预期答卷,是一支“拼效率、拼服务、拼质量”的精兵劲旅积极兑现破题开局“军令状”的有力诠释。
20分钟内搞定
3月16日9时,在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一间专用评标室里,一场链接西安与杨凌的远程异地评标会正在紧张地进行……
电脑前,参与项目评标的甲方代表戴着耳机,通过电子化交易平台,正在与坐在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室里的4名专家进行音视频交流。
这一幕,此前从未有过。
如果没有疫情,按照往常开标惯例,甲方代表和专家会坐在一个评标室面对面交流,监标人就可以看到专家的一言一行,线下全程可追溯。在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所有人看来,实行远程异地评标,就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突破极限的战“疫”。
评标会开始,就在一切正常进行时,工作人员走进监控室一听,立马感觉不对劲:专家说话声模糊不清,一个项目三个标段,如果让甲方代表连续几个小时一直戴着耳机,那肯定受不了,而且还不利于收集音视频资料。
考虑到种种因素,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立即联系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当得知4名专家用的是一个声音收集器后,建议省中心给每位专家佩戴一个耳麦。
“这样不行,如果专家之间窃窃私语,就可能出现作弊现象,不利于信息收集,更不公平。”
收到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给出的答复后,尽管问题未能有效解决,但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还是没有放弃,立即联系杨凌的设备公司。
“我们这个项目评标很急,辛苦你用尽一切办法,请务必在20分钟之内帮我们搞定音频播放器。”面对设备公司,中心负责人卫景芳着急的用命令式的语气恳请对方。
很快,音频播放器就安装好了,电子交易平台两端的甲方代表和评标专家声音清晰可见,取下耳机的甲方代表激动地说:“大家快听,这下声音可清晰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因为是第一次以主场的身份使用远程评标系统,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所有人都为这场在疫情下破例举办的评标会捏一把汗。直到3月16日下午4时,评标结束后,工作人员打电话回访杨陵区项目单位和代理机构,在各方一致的肯定声中,大家悬着的心才落下来。
不能延误一个项目 开标工作恰逢全省疫情形势严峻,摆在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面前的是一道如何确保交易活动“不断档”、服务“不掉链”的难题。
3月15日9点,就在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另一个项目准备开标时,工作人员发现,原先在网上抽好的专家只按时来了一个,其余3个因疫情无法到达现场。开标在即,工作人员迅速打开系统,反复抽取专家。
眼看快到中午了,专家还未约上,此时已经抽了8轮,专家们都因疫情来不了杨凌,直到中午12点多工作人员才完成专家抽取工作。对于平时半天时间能完成的开标项目,当天仅抽取专家就用了大半天。卫景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建议3月16日的公园路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采用远程异地方式,就在大家犹豫不决的时候,她坚定地说:“我们不能延误一个项目,这件事我来协调”。说完,便拨通了电话……
“可以,全力以赴支持你们!”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李俊旺的话犹如一针强心剂,更加坚定了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想要启动建设工程远程异地评标系统的决心。
尽管远程异地评标室于去年已经建好,但是建设工程远程异地评标对他们而言是首次,这第一炮能否打响,对后续顺利实现常态化远程异地评标工作至关重要。为了保险起见,大家决定这次先借用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室作为客场并积极做好开标前的准备工作。
开标前一天,正当工作人员在网上预约评标室和专家时,项目单位负责人担心新的评标方式会出现问题,提出他们还是想采用传统的线下评标方式。看出项目单位的担忧,卫景芳劝慰道:“你放心,出了问题我担着。”紧接着就安排大家认真梳理每一个环节,仔细排查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远程异地评标顺利进行。
在此期间,曾有西安专家因为疫情打退堂鼓不想参加评标,安装好的音视频设备又频频出现问题,面对各种突发状况,负责建设工程项目招标的工作人员李君和李海浪一一沉着应对。一方面主动联系专家,想方设法说服他们,另一方面仔细检查设备,排查出现问题。同时积极向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提交各项请示报告,将需要一周完成的手续缩减至半天。经过大家一番努力,3月16日终于如期开标了。
提前三个月交卷
“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要不断创新交易服务方式,提升交易效率,努力打造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阳光交易。”在多次听取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汇报时,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工作中,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将领导的期待和要求变成现实。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今年年初,示范区工作会议上提出的“1155”发展思路令全区干部群众备受鼓舞。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迅速响应,在一番充分思考和深入调研后,向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立下了“军令状”:要在政府采购和建设工程远程异地评标、“电子保函”系统、交通及水利工程EPC总承包“不见面”开标三个方面实现破题;要在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平台和“杨凌智慧交易”APP平台以及在全省率先建设“移动CA”平台开新局。
首个建设工程远程异地评标——公园路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圆满完成是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首个成功破题的任务。这项原计划于6月底完成的任务整整提前了3个月,真正破解了评标专家资源不足、专家不能及时到场的问题,实现了不同地区优质专家资源与场所资源共享。
成功,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为了破解一个个难题,助力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春节假期刚过,卫景芳就带领团队赴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寻求项目支持。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高度重视,立即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现场会,李俊旺副主任亲自主持,逐条分解每项工作任务,盯着问题一件一件安排部署。
在大家看来,此次评标之所以能短时间内高效完成,得益于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与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积极推动。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从立下“军令状”的那一刻开始,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员便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干劲,全身心投入到破题开局的工作中去,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兑现“赢在执行”的承诺。
眼下,各类项目密集进场招标,有了这次的成功经验,这支勇往直前的团队将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开辟新的交易服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