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仕博
医疗保障是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是群众健康之盾、幸福之基。2021年,杨凌示范区医疗保障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关心问题,围绕医保信息化建设、制度体系、待遇保障、基金统筹、经办服务等领域推出八项改革,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医保改革带来的政策红利。
搭平台 畅渠道 织密医疗保障网
79岁的西农退休职工党增春在杨凌已经生活了近50年,由于单位参加的是陕西省医保,导致其医保卡在手里、药店在楼下,却不能就近刷卡购药的“烦心事”一直困扰着他。
2021年,示范区医保局按照党史学习教育要求,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搭平台、建系统、强培训、广动员,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定点医院、药店省内异地医保直接结算全覆盖,解决了参保人员异地刷卡就医、购药难题。
“异地医保开通确实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党增春激动地说。
杨凌在实现异地医保直接结算全覆盖的同时,大力推进编码贯标、骨干网建设、在途业务处置、历史数据治理、接口改造、系统测试和政策调整等原创性工作,2021年9月,国家医保新平台在杨凌成功上线运行,实现了医保系统和各业务环节“一网通办”。
提待遇 简流程 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新出台的慢病政策,将大大减轻肾衰竭病友们的就医压力,让我们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家住杨陵区五泉镇的张明听说杨凌将对慢性病病种范围、报销标准、认定及报销流程进行全面优化调整时,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2021年12月,示范区医保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慢性病工作的通知》,对原26种职工门诊慢性病目录和34种居民慢性病目录整合为对职工和居民统一适用的39种门诊慢性病目录,取消报销起付线,提高限额标准,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直接认定慢病,实现了慢病目录统一、病种范围扩大、报销标准提升、认定流程简化以及慢病就医购药费用直接结算全覆盖。
同时,调整提高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提高平均住院报销比例5.06个百分点,降低平均起付标准200元,使政策范围内城乡居民平均住院报销比例达到71.88%。结合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三重保障整体报销后,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3%以上,全年为群众节约就医成本近千万元,全面提高了城乡居民医疗待遇保障水平。
促改革 惠民生 释放医保改革红利 看病也能“一口价”,一种疾病对应一个价格,明明白白看病,省钱又省心。2021年6月,杨凌全面试行《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管理实施细则》,111个住院单病种打包付费,最高报销比例达到97%,26个门诊手术限额付费,最高报销比例达到80%。2021年,杨凌共结算单病种5723例,报销862.47万元,为群众节约就医成本500余万元。
2021年6月18日,家住李台街道陈小寨村的薛新苗来到示范区医院结算大厅,为患水痘住院的儿子结算住院费用。按以前项目付费结算方法,医保报销后,薛女士需要再向医院缴纳1444.55元。而按病种付费结算后,薛女士只需要缴纳750元。通过按病种付费的方式,薛女士给孩子看病节省了694.55元。
随着医保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越来越多的普惠式医保政策出台,让百姓切实享受到改革红利。一年来,示范区医保局积极落实价格招采,率先实现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目前,拨付第一批药品结余留用资金78.6万元,拨付比例81.15%,位居全省前列。药品集采资金结余留用政策改革初显成效,有效提升了医疗机构参与药品集采积极性。
优服务 暖民心 提升医保服务效能 “我父亲年龄大了,行动不方便。上次看病的费用一直没有报销,没想到医保局工作人员竟主动上门帮办,解决了我们后顾之忧。”2021年,示范区医保局紧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全面落实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聚焦医保经办领域“适老化”服务工作,进一步梳理医保经办领域老年人高频服务事项,完善手段措施,优化服务方式,切实有效解决了老年群体智能设备使用障碍问题,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周全、更贴心、更便利的医保经办服务。
同时,通过“部门联办、一窗通办”,将新生儿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登记、预防接种证、出生证明、户口登记四个事项合并办理,创新服务推出新生儿“一件事一次办”。弥补城乡居民区外急诊急救待遇报销制度空白,优化区内转诊备案和异地就医备案流程。落实落细困难群众救助政策,医疗救助报销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大力推广应用医保电子凭证,激活率92.64%,位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