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融媒体中心记者 万英俊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杨陵区农业农村局把是否给群众出了实招、办了实事、解了难题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聚焦“三农”领域,切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今年6月,在杨陵区五泉镇斜上村的一片果园里,一台农药喷洒机穿梭在猕猴桃架下作业。站在路边观看的果农张小侠,忍不住赞道:“现在的政策太好了,果园管理有政府补贴,由专业人员来干,都不用自己忙活了,真的是为咱群众办了大实事。”
“将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托管给我们,既为果农节省了时间人工成本,提升了管理的质量,还能给合作社带来收入,一举两得。”杨凌旺丰园合作社理事长张红利告诉记者,在杨陵区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旺丰园合作社承担着1300户2500亩果园的统防统治工作,而这种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的托管模式深受群众欢迎。
记者了解到,杨陵区农业农村局实施的这种“托管”模式,是通过实施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项目,以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农户需求多的粮食作物、经济林果为重点,探寻不同农作物的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的社会化服务,着力促进果蔬品质更高、成本更低、效益更好,让农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小农户缺劳力、缺农机具、缺生产资金、生产率低下……过去这样的现状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今在杨陵区,通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开拓出一条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促进了杨陵区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
10月初的一场农业科技培训,不仅让官村村民魏田仓学到了猕猴桃种植技术,还解决了他的销售难题。“多亏区农业农村局组织了科技培训,不然2亩多的农大郁香猕猴桃就全部倒了。”魏田仓告诉记者。
和魏田仓一样的农户还有两户,由于当时不清楚农大郁香收购流程,错过了定点采收时机。恰逢杨陵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官村搞技术培训,邀请的专家老师立即帮助联系了收购企业,一天时间内解决了6亩多猕猴桃销售难的问题。
最近在官村,打心眼里高兴的可不止魏田仓一个,村里9条生产路已经硬化了三分之二,2800余米的生产路即将全部完成硬化。
猕猴桃一直是官村的主导产业,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全村猕猴桃种植面积800余亩,可村里的生产路一直还是土路,严重影响该村猕猴桃的产业发展。
“原来一到猕猴桃成熟的季节,我们最怕下雨了,客商进不去地头,好果子也出不来,还卖不上好价格。”官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魏文超说,“今年农业农村局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给我们把产业路硬化了,给咱老百姓带来方便还带来实惠,咱们的猕猴桃能多卖些钱了。”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杨陵区农业农村局作为牵头部门,以“厕所革命”为重点,建立了花园乡村管理长效机制,集中力量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解决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脏乱差丑”等问题,着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从旱厕到水冲厕所,从露天到室内,农村户厕改造带来的变化,让杨陵区揉谷镇除张村村民任海劳感触特别深。“改厕确实给咱们农民办了一件大好事,解决了我们多年来遗留的厕所难问题。现在咱这厕所跟城里的厕所不差上下,蚊蝇也少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任海劳高兴地说。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今年以来,杨陵区农业农村局累计整治进村主干路12条,清理生活垃圾19412吨,清理村内水塘64口,清理村内沟渠99.5公里,清理卫生死角89处,持续开展高干渠河道清淤450余方,清理沿渠垃圾、农业废弃物、枯倒树木3000余方,累计清理河道13.5公里,粉刷墙体76000平方米,拆除残垣断壁3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