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赵洪璋:根植大地的人民科学家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刘松焘 杨凌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妮 王恒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图书馆前,矗立着一座雕像,手捧书本,目视远方,仿佛在守望着远处的麦田。学子们每次路过这里,都会看到雕像上那令人景仰的名字——赵洪璋。
  麦收时节,又一群小朋友们列队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赵洪璋雕像前,缅怀这位手捧书本、凝视远方的老爷爷,聆听他培育小麦品种的故事。
  “‘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这四个品种带动了我们黄淮海麦区四次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让我们的小麦亩产从50公斤变到了400到500公斤,相当于翻了整整十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史讲解团讲解员高雪纯一边带领小朋友参观,一边讲述着赵洪璋的事迹。
  经历过旧中国积贫积弱的苦难,具有强烈家国情怀的赵洪璋从青年起便有了“改良品种,兴农富国”的抱负。他1942年着手培育的“碧蚂1号”小麦品种欣逢盛世脱颖而出,从1949年到1960年,在我国黄淮小麦主产区推广近10亿亩,其推广速度之快、种植面积之大,不仅在中国的育种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小麦育种史上也是无与伦比的。
  回想起那段光辉的岁月,曾跟随赵洪璋教授工作了40多年的科研助手宋哲明对赵老师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感慨不已,他说:“曾经我们选育的一个品种772,三年实验对比增长百分之八,各方面表现都好,就准备推广这个品种,但在收获之前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黄叶病,如果说要审定,我们能通过的,后来赵老师坚决不报,不审定了,要知道审定一个品种对育种家来讲,关系太大了,但他就是搁置下了。赵老师的精神,我觉得最突出的是两条,第一人民至上,第二实事求是,他不是为了名,不是为了利,而是为了追求真理,为人民负责。” 
  赵洪璋认为,“没有万古长青的品种,也没有盖世的品种。育种家要不断学习、不断前进。”现在,一大批育种专家扎根杨凌、薪火相传,秉承赵洪璋密切联系群众、求实创新、协同攻关等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出上百个小麦良种,推广面积超过20亿亩,增产粮食1000多亿公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学军告诉记者:“赵老师在选育‘碧码1号’的时候,就大胆使用中国的品种和国外的品种做杂交,同时他也和群众密切接触,让我觉得我们年轻的育种专家,应该学习赵老师的这种育种理念,努力攻克种业卡脖子问题,更好地为我国小麦育种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

版权所有:杨凌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网址:ylsx.nkb.com.cn  投稿信箱:ylsx@nkb.com.cn  新闻热线:029-87033711 870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