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杨凌示范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七次、八次全会部署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区校融合发展,全区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示范推广效应持续增强,“双创工作”蓬勃发展,较好地履行了国家赋予杨凌的职责使命,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的进展。全年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示范推广效益达231亿元。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占比、万人发明专利位居全省前列。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再次受到国务院表彰奖励。
深化协同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速构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创新要素聚集能力持续增强。杨凌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功纳入科技部“100+N”协同创新体系;与省科技厅、农业厅签订了工作会商制度协议书,建立厅区会商新机制,开展了新一轮工作会商。区校一体、融合发展优势不断放大,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联盟、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批建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模拟降雨大厅,全球首创“紫橙色”大白菜选育成功,肉牛育种瓶颈技术取得新突破;省杂交油菜中心成功育成高品质油菜新品种“秦杂油7号”;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小麦品种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聚焦“3+X”现代农业发展,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区内科技企业,建设完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四主体一联合”平台1个。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59个,其中杨凌7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14项。揉谷镇、新集村分别获批陕西省科技示范镇、示范村。
加快主体培育 科技企业支撑作用有效发挥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积极构建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机制,整合科技资源,优化政策措施,引导创新链、资金链向企业和产业聚集。实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开展“三下三抓两促进”活动,为企业兑现各类资金近2亿元,新增科技企业贷款2.17亿元,落实兑现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科技型企业奖补资金454万元。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实施农业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1家,发展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3家,仅2020年就新增了22家。发展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8家。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0.7%,较上年增长18.6%。杨凌美畅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
聚焦产业发展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速推进 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聚焦现代农业重大技术需求,全域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组建了杨凌种业产业创新中心和杨凌智慧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全面打造公共服务、金融服务、政策落实和成果展示交易等四大平台,构建功能齐备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和服务体系,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与项目对接,举办了全国油菜科技大会暨新品种观摩展示交易会、小麦新品种展示观摩、玉米新品种观摩会等活动,全年完成技术合同交易登记115项、1.99亿元,植物品种权交易38项、2406万元。苹果新品种“瑞香红”苗木生产经营权转让1100万元,创下全国纪录。
服务旱区现代农业发展 示范推广效应持续增强 我们积极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融合发展的推广新模式,以示范基地为核心,不断完善大学推广、产业链推广、展会推广、媒体推广和农业科技培训等社会化信息化推广机制,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新发展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6家,基地总数达到350个。深入推进科技助力脱贫攻坚,组建科技服务团11个,深入省内11个深度贫困县(区),“帮技术、帮市场、帮产业、帮人才”。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培训新模式,面向旱区开展农业科技培训527场次,培训农民4.6万人次,累计培训超过50万人次。新增655人获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累计获证16299人。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遴选50名技术员升级为省级“科技特派员”,推荐15名杨凌高级农技师为国家“三区人才”,培训发展科技特派员110人,发展示范区法人科技特派员5家。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旱区)建设,“杨凌农科”品牌标准发布会成功举办,发布5大类35项技术标准。成功举办第27届杨凌农高会,展示农业科技成果及先进技术9000多项,项目签约投资和交易额超过1100亿元。
持续优化“双创”生态 农业创新创业蓬勃发展 不断健全完善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投融资、技术资源共享“四位一体”的技术创业工作体系,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孵化器建设,杨凌农科品牌公司、揉谷农庄分别获批陕西省众创空间、农业星创天地。成立了“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孵化联盟”,40多个孵化载体和服务机构加盟,创新创业的孵化能力持续提升。建立了科创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探索推行“科技创新券”,14家服务机构纳入接券机构。以种子孵化项目引导融资,加快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新模式、新业态,全年支持初创团队22个,开展各类特色创业孵化活动近300场次。杨凌华翼纳米医药的“纳米药产业化”和杨凌凯瑞生物的“动保一体化服务”项目,在央视《创业英雄汇》获得1600万元投资意向。陕西海斯夫生物工程公司,获得第四届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总决赛成长组二等奖,获得银行授信3000万元。全年新招引创新创业团队100家,创新创业团队累计达到981家。
积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国际农业科技合作迈上新台阶 扎实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倡议,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在第27届农高会期间正式揭牌。上合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中心项目开工建设,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挂牌运行,为基地发挥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撑。举办上合组织成员国第五次农业部长会议等15项国际交流活动,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50名高级别官员出席。示范区与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建立了三方合作伙伴关系。创新开展线上农业技术培训,完成远程农业培训7批次,培训30多个国家的学员2500多人次。新增国家及省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各1个,获批国家外国专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69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教育部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国际园艺研究大会、国际兽医学前沿论坛等国际会议5场次,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