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千里采购防疫物资 登记发放防疫物资 为疫情防控检查点送餐 “财政云”系统业务培训 开展税法宣传活动 杨凌融媒体中心记者 尚遥 通讯员 刘炳欣
疫情防控经费无忧,复工复产有序开展,智慧农业谷项目扎实推进,智慧农业示范园大棚内生机盎然,上合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现场热火朝天,步长医药产业园车间里机器轰鸣……透视每一项重点工作、每一个重大项目顺利推进的背后,都离不开杨凌财政的大力支持,都离不开杨凌财政人的艰辛努力。
今年以来,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示范区财政收入大幅下降。面对严峻形势,杨凌示范区财政局按照“科学聚财、发展生财、统筹用财、依法管财”的方针,认真履行财政职能,多措并举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切实保障民生,稳住经济基本盘,为示范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障。
强保障,助力打赢阻击战 庚子之春,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岁月静好,也给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疫情防控,“粮草”先行。杨凌示范区财政局坚决贯彻中省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来抓,强化预算管理,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专项支出,加大资金统筹和盘活力度,打破常规,简化程序,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优先保障防疫经费需求。
一笔笔火速直达一线的资金,一项项精心谋划出台的政策,一个个通宵达旦忙碌的身影……在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日日夜夜,杨凌财政人担当尽责,精心运筹,全力确保疫情防控资金使用,为示范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示范区财政局肩负全区疫情防控资金保障、物资保障和后勤保障等工作重任。他们在示范区财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想办法,多个渠道筹资金。今年1-10月份,共为示范区两级安排防疫资金4124万元,其中示范区调整预算安排2500万元,积极争取中省防疫专项资金1624万元,切实保障了疫情防控的资金所需。
口罩告急、防护服告急!消毒水告急!疫情暴发初期,防控物资极度匮乏。示范区财政局全体党员干部闻令而动,逆向而行,多次奔赴河南、安徽、山东等地,采购回了一次性医用口罩63.9万只、N95防护口罩4.3万只、医用防护服1.1万件……整个疫情期间,在全国防疫物资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杨凌示范区却仓廪殷实,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保障。
示范区财政局不仅为疫情防控找资金、购物资,还承担着给疫情检查点配送饭菜的光荣任务。每到饭点时间,油饼、豆腐脑、胡辣汤、包子、米饭、面条等丰盛可口的饭菜,便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各个疫情防控检查点,热腾腾的饭菜,让一线执勤人员心里感到暖融融的。
减税费,全力以赴保“六稳” 本香集团是杨凌示范区重点企业,有员工1000多人。仅养老保险费一项,对企业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真是没想到啊!一个月减免了45万多元,五个月下来总共为我们减免了220多万元。这一笔钱对于企业复工复产简直是太重要了!”经过一番粗略算账后,杨凌本香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康顺户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不仅是养老保险费不用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也能享受减免红利。“我们去年同期缴纳企业所得税61万元,今年疫情期间,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后,我们只缴了19万多元,节约了41万元。”杨凌雨露节水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彩琴高兴地说道。
为了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示范区财政局坚决贯彻执行中省关于减税降费的重大部署,落实落细各项相关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让企业充分享受国家政策红利。陕西万盛肉类加工有限公司是示范区招商引资企业,今年疫情期间停工停产,仅房产税一项就享受减免50万元。据统计:今年1—10月,示范区累计为企业减免各种费用15325.78万元,其中减免企业税收12672.9万元,减免企业社保费2586.16万元,减免非税收入66.72万元。各种惠企政策的执行,帮助企业有效应对了疫情影响,助推企业健康发展。而这些“真金白银”,全部是杨凌示范区财政局千方百计想办法从各个渠道“挤”出来的。
不仅送资金,还要送政策、送服务。为了让企业全面详细了解中省相关优惠政策,示范区财政局还与税务局一起,及时把中省税费减免政策整理成册,及时发放到企业手中,让企业对照政策“找红利”。政策送到手,人也要“沉”下去。示范区财政局抽出时间,通过走访企业、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深入掌握企业复工复产方面的诉求,征求企业对税费减免方面的意见建议,解决项目和融资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走上正轨。
挺“三保”,精心打好“铁算盘” 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也是财政部门的基本职责和底线任务。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区内绝大多数企业关门停产,政府税收收入急剧下降。加之,中央减税降费政策的推进落实,示范区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示范区财政局从讲政治的高度,坚决贯彻中省决策部署,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和经济社会正常运转。在全国经济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全年没有发生一例拖欠工资现象,经济社会秩序运转正常,较好地稳住了经济发展的基本盘。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面对困难和挑战,示范区财政局不断优化预算编制,统筹财政资源,足额落实“三保”经费支出11.3亿元,占全年地方可用财力的59.4%。在年初预算压减18%的基础上,对一般性支出按照40%的比例进一步压减1185.94万元,统筹收回存量资金3011万元,全部用于“三保”任务和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及时落实中央2020年直达资金,确保新增财政资金“一杆子插到底”,迅速落地见效。截至10月底,示范区共支出中央直达资金23772.46万元,基层运转得到有力保障。
跑资金,重点支持大项目 为智慧农业谷拨付1600万元,为智慧农业示范园拨付4000多万元,为上合培训示范基地建设拨付3000万元……
今年以来,杨凌示范区财政局紧紧抓住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和上合农业基地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积极跑步进京赴省,争取各项专项资金和补助资金。今年已成功争取中省专项债券资金10.96亿元,其中杨凌自贸区教育产业园项目4亿元,上合组织及自贸区农产品加工贸易及物流园项目4.2亿元,杨陵区专项债资金1.76亿元。同时,主动对接部委、厅局,摸清情况、掌握政策,结合示范区承担的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上合组织农业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等国家使命,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给予切块资金支持。
截至目前,示范区共争取中省各类项目资金14.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25亿元,增长28.8%。这些专项债和资金的争取到位,有效缓解了新冠疫情对示范区税收造成的冲击,保障了示范区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的正常开展。
攻坚克难,逆势奋进。截至10月底,杨凌示范区一般预算收入较上年增幅排名居全省第一,本级财政收入增幅超过10个百分点,为示范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撑。
“财政云”,推广应用走在前 从“经常跑腿”到“零跑腿”,从“纸质报送”到“无纸化流程”,从“线下报销”到“线上支付”,在示范区财政局的大力推动下,今年1月1日,“财政云”系统在杨凌示范区216家财政预算单位正式上线运行,并被广泛应用。尤其是报销支付时间的“提速”,让许多操作人员纷纷点赞。
“以前,财务指标的比率要报账员自己算,包括柱状图、饼状图等图表都要个人亲手做。现在财政云系统有一个固定模板,只要把相关基础数据填写进去后,系统就会自动生成所需要的各类图表,十分方便,并且报账速度也很快!”提起“财政云”的好处,杨凌示范区产业和投资促进局报账员朱玲利深有感触。
“财”是政的基础,管好“财”,才能规范“政”。如何规范“政”,“财政云”系统就是一个最有效的手段。除了支付便捷之外,通过它还可以对每一笔资金的去向、用途、转账日期、操作时间等整个过程了解得一清二楚,真正实现全流程、透明化、无死角监管,确保了政府的资金安全。尤其在今年抗疫物资采购、企业复工复产扶持资金拨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推进这项改革在杨凌尽快落地,示范区财政局提早动手,精心谋划,完善硬件,统筹协调,加强培训,现场指导,扎实推进,示范区成为全省率先完成“财政云”系统应用的地市,也标志着杨凌示范区财政工作迈向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