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金色之秋,中国杨凌都会有一场声势浩大的“农科盛宴”。在这里,无论是展商或者逛会农民,无不有着深刻体会:随着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农业生产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当传统农业遇上领先的科学技术,农业生产便有了“高大上”的“基因”。
科技创新正在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农业,科技范儿十足。
技术领跑,“跑”遍整个田间地头 10月25日一大早,在杨凌农高会C馆的广场上,几台一字排开的小型农机的周边就围满了一圈又一圈的逛会者。
“能爬坡?能开沟?能割草?还能施肥?还是遥控的!这也太厉害了!”一位来自武功县的农民了解了眼前这个像红色“小坦克”一样的果园微耕机的功能,连连称赞。
“像这样的小型农机,主要用在果园里,满足果农规模化种地的需求。用履带可以爬上40度的坡,油耗不大,马力足,一小时耕种3亩地一点问题都没有。”杨凌鲁力农机装备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200米外都可以用遥控器进行操作,省时省力又安全。这几天,有近百位农场主加了他的微信,详细了解不同类型的小型农业机械。
技术领跑,“跑”遍整个田间地头。一系列新品种育种、智能节水技术,智慧农业及农业装备等领域最新农业科研成果、先进适用技术在本届农高会上发布,让一大批智慧农业、数字农业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在本届农高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木美土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将自主选育的苹果新品种“瑞香红”苗木生产经营权以1100万元许可该公司实施,这一转让费刷新了去年由山东“鲁丽”苹果新品种所创造的1000万元全国最高纪录。
各种新奇的苗木花卉、生态防鸟网,甚至更加省力便捷的园艺电动剪刀……在农高会上,这些“更接地气”的农科成果,让参会者纷纷感慨逛得满足。“分析土壤,找出症结与不足,可以非常简便地来分析或者配置正确的肥料。”一家经营化肥的企业负责人现场给一位种植猕猴桃的农民介绍了更为合理的土壤改良方案。
“未来农业的发展,主要通过借助机械化、现代化的生产操作方式,植入智慧农业、大数据农业等技术,产出更优质更健康的农产品,帮助农户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让农民获得更多利润。未来,或将实现‘农业无人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何得桂说。
大数据赋能,小农户也能喝咖啡种地 今年的农高会上,更加突出“智慧办展”,让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与农业碰撞出火花。
阿里云、华为、极飞科技、航天宏图信息、国家农业信息化中心等1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集中展示“三农”云平台、智能水肥一体机、农业物联网、蜂耘数字农场以及云计算、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高精尖”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养分不足需要施肥,光照太强需要遮阳,湿度不够需要补水……这在传统农业大棚里,农民定是忙得手忙脚乱。现在,这一切有了更为“舒服”的操作方式。
在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展位上,一个轨道式温室表型平台吸引了众人的眼球。这套设备,可在1小时内完成400平方米农作物扫描成像,通过光谱、雷达等多种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和智能分析。
“坐在房间喝着咖啡就能种地了。”科研助理王亚告诉记者,种地不用手忙脚乱,这里的环境信息采集包括空气湿度、温度、太阳辐射、土壤湿度等等,相当于小型气象站。水肥一体化的智能系统可以定时定量灌溉水肥,控制土壤湿度。“从种子萌发到成熟期,系统可以实现整个生育期的全部监测。”她说,用大数据和新技术为农业与土地赋能,未来的农业是数据农业,也是定制化农业与智能化农业。
越来越多的大棚经营者开始重视运用科技的力量致富。如何让新型的设备和技术,变成好的投资回报率,让农民接受,是所有从业者面临的问题。来自大荔的冬枣种植户李意安是智能农业的受益者。“我在大棚里也加装了补光、补温等传感器,以及水肥一体化设备。每年我棚里的冬枣提早上市半个月,总能卖个好价钱。”他说,这次来逛农高会,就是看看有没有更新、成本更低的高新技术设备可以带回家。
小发明亮眼,更多创意活力四射 除了高大上的农业科技,一些小发明专利体现着大智慧,在本届农高会上的表现同样亮眼突出。
在陕西水利展厅内,一款不怎么起眼的防冻水龙头让来自榆林的宫女士颇为激动。“我们那里一到冬天水管就容易冻,我把水龙头用海绵包结实,有时都不能解决问题,冬天洗衣服都是个麻烦。这个水龙头成本低,使用起来也方便,我很想试试!”研发这款防冻水龙头的陕西渭水源实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联盟告诉记者,这款水龙头将40厘米的一体式pvc管道埋入地下,脚踩锁定,持续出水,使冬季用水变得简单、方便。
在农高会展厅另一旁,“套袋神器”让苹果种植户们喜笑颜开。“正常人工套袋每天一人能套3000个,用了这个套袋助力机,免去了手工撑袋的程序,每天可套8000个以上。”工作人员介绍。
一个像小型UFO的“农情小卫士”,可随意挂在大棚里的任何位置。内设的温度湿度感应器、水肥系统、光照系统等,通过手机APP就可远程控制。这个小设备,只需500元左右就可实现科技务农。
……
好的农业技术,一定是能够在田间地头帮助农户做好产品;而好的销售方式,更是助力市场互通,农民增收。农业供应链已悄然变化,链条上的涉农企业都对未来农业发展有了自己的思考。
今年逛农高会,淳化县职业农民刘兰不仅在展位上卖产品,还大胆走进陕西日报社全媒体直播间,推介起家乡荞麦产品。她在直播现场告诉记者,过去只需满足当地居民舌尖上的基本消费就能做好农业,如今,消费主体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定位也发生了变化,需求品种越来越丰富,未来农业做什么一定是从客户的需求端开始思考。“农业新零售,就是线上、线下齐步走。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生态的产品,我们就一定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否则农产品的标准化和品牌化依然存在很大问题。”
在本届农高会上,苗阜、陕西老乔等一大批明星网红都在直播间里带货,把农产品从地头直接带到餐桌。“登云”“直播”已经成为新农活。
未来已来,农业的发展对新的技术、智能化的管理、多元化的销售都提出了更多要求。科技既为生产者的要求提供支撑,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服务。梦想中的农业蓝图,不再遥远。(陕西日报记者 齐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