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改革期间,省级医疗专家在杨凌开展义诊活动。陕西日报记者 程刚 摄 陕西日报记者 程刚 见习记者 王姿颐
奔小康、保健康。自2019年杨凌示范区启动“医联体”改革以来,这项关乎群众健康幸福的“关键小事”,一直牵动着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的神经。
一年多来,在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积极推动下,示范区各级医疗机构不光与我省多家三甲医院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合作,还充分发挥示范区医院区域医共体带动作用,实现医疗资源融通共享,有效破解当地城乡群众看病难题,为周边区县就近享受优质医疗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
专家入 驻让群众看病少跑路 今年开春,杨陵区五泉镇农民老万经常觉得双腿发麻,有时还伴有疼痛。随着症状越来越严重,老万去杨凌示范区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发现老万患上了脊椎管肿瘤,建议他赶快进行手术。这种手术存在一定难度,平时医生会建议病人去西安的大医院进行治疗。但是得益于“医联体”建设,来自西安红会医院的骨科专家团队,入驻杨凌示范区医院,在专家团队和示范区医院医生的共同努力下,老万在示范区医院成功进行了手术,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复诊情况一切正常。
老万说:“我这个手术不光做得好,前前后后还能节省1万多块钱,真是感激西安来的专家和咱医院的大夫啊!”“医联体”建设的推进,让病人能少跑路,看病不用去西安,家人照顾也方便,给像老万这样的病人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以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为契机,杨凌示范区卫健局全力推动杨凌示范区医院与西安市4家三甲医院全面合作,大大提升了示范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我们将按照‘请来一批专家、撒下一片种子、带强一支队伍、留下一种文化’的思路,不断巩固提升示范区医院与各三甲医院‘医联体’合作内涵。”杨凌示范区卫健局负责同志表示,合作医院将从学科建设、健康保健、学术交流、双向转诊等方面全面开展工作,支持杨凌示范区医院发展。
传帮带 医疗能力全面提升 7月7日,在杨凌示范区医院新生儿科,西安市儿童医院杨凌院区院长于淑群正在给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讲课,像这样的授课,每周都会进行。不光是在儿科,在“医联体”建设推进的背景下,入驻医院的三甲医院专家,会定期在脊柱外科、眼科等科室进行授课,围绕医院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讲授,听课的医护人员还可以和专家进行交流探讨,这些做法,将“传帮带”落到了实处,真正达到带强一支队伍的效果。
“我们要在不影响诊疗效果的前提下,让孩子看病少花钱、少跑路。让患儿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专业的医疗服务。”于淑群说。此外,西安市儿童医院杨凌院区积极引入《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法》,为示范区医院早期了解新生婴幼儿行为能力、智力以及可能出现的脑损伤、后期身体伤残等悲剧的发生提供了有力的“西安方案”。
据了解,2019年7月,杨凌示范区医院与西安市儿童医院建立合作关系,西安市儿童医院派驻4名医护专家管理团队,全面托管示范区医院儿童病院。自西安市儿童医院杨凌院区运行以来,开展新技术、新业务9项,增加诊治病种8个,救治危重疑难患者200余例。专家团队坚持教学查房、业务培训、举办学术会议、人才培养、下基层进社区服务等方式,有力地促进了杨凌医院儿科发展,缓解了杨凌及周边地区儿童看病难的问题。
资源共享 分级诊疗体系逐步完善 在对外深化“医联体”建设的同时,杨凌示范区卫健局对内充分发挥杨凌示范区医院带动作用,实现医疗资源融通共享,带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为深化医疗卫生领域区校融合发展,卫健局不断深化区校“医联体”建设,加大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医院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示范区医院的医疗团队,长期入驻校医院开展诊疗活动,“上门”服务大学教职员工并帮扶校医院发展,在示范区医院内为科教人员就诊、转诊住院开辟“绿色通道”。由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医院由一级医院成功创建为二级医院,填补了示范区没有二级医院的空白,进一步完善了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目前,杨凌示范区医院通过“1+N”合作机制,已经与12所西安三甲医院实现了“医联体”合作,与西安4所三甲医院开展了专科医疗协作。西安市儿童医院杨凌院区正式运行后,西安市红会医院管理专家正式入驻示范区医院,全面托管骨科工作;西安市第四医院专家入驻示范区医院,全面托管眼科工作。来自西安交大一附院、二附院,省人民医院,西安市中医医院等医院的30多位专家教授定期坐诊帮扶,全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提升了杨凌及周边县区群众医疗服务满意度。
建立“医联体”,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实现联合共享,优势互补,已成为推动医疗资源下沉,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重要途径。下一步,杨凌示范区将继续与西安市卫健委密切协作,鼓励西安市系列三甲医院继续深化与示范区医院的“医联体”合作,加快帮扶示范区医院的专家团队成长和综合管理与服务水平提升,不断满足群众高质量就医需求。(来源: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