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内,工作人员在管护温室花卉。刘潇 摄 新华社记者 孙波 刘书云 张斌
盛夏时节,走进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教稼园内的后稷雕像巍然耸立。相传,这位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4000多年前就在杨凌一带“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
历史跨越千年,在这片被誉为“农科城”的神奇土地上,农民“逆龄”生长,种子研发加速,农技创新不断……杨凌农业生产的当下正擘画和示范着未来我国农业生产的新图景。
农民“逆龄” 通常被认为“老龄化”趋向的农业,在杨凌却焕发出勃勃生机。
唐孝宝就是其中的一位。
今年4月,这个22岁的浙江宁波小伙叫上自己同岁的伙伴,来到陕西杨凌“拜师学农”。
“在网络刷视频,看到有人居然把甜瓜种在‘有机枕’里,这种方式刷新了我的观念。”曾在一所高校学习工商管理专业的唐孝宝说,因为“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理条件,他家耕地不多,父母租种了10多亩地,可总是面临“重茬”导致的病虫害。
“要是能用上‘有机枕’,问题说不定就解决了。”唐孝宝思忖着。
“有机枕”是一种形似枕头的种植袋,“枕头”里填装多种生态肥料配比而成的土壤。它不但能满足作物生长的所需营养,而且通过物理隔离,能杜绝农药残留,目前已经在多地应用。
“有机枕”发明者马新世,是杨凌的职业农民。
“他俩喜欢种地,我的职业和爱好就是种地,兴趣相投,三人一见如故。”马新世说,“年轻人活力满满,看到他们就看到农业的未来和希望。”
“两个多月,我们学到‘有机枕’的种植、滴灌、人工授粉、喷花、掰叉等技术。”唐孝宝说,“原本打算再学半年,7月我们想先回去一趟,试种一茬甜瓜,看看效果。”
“未来,我们打算围绕农业,做观光旅游。”在杨凌学习两个月后,唐孝宝和潘亮有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135平方公里的杨凌面积不大,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却不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90后”来到这片农业热土,从种子研发、土壤修复、苗木培育、电商销售等,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能看到他们青春的身影。
在杨凌电商服务中心,大厅一侧的屏幕上成交额不断滚动。从深圳移驻杨凌四年,这家名为杨凌润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电商平台,营业额稳步增长。
公司掌舵者和从业者大多都是“90后”。1991年出生的公司负责人李润清说,他们200多名员工平均年龄25岁左右。“我们一天出货3万至5万单。”他自豪地说,公司年营业额排在行业前三名。
之所以选择到杨凌来,李润清看重的是这里的“农业氛围”:有前沿的技术,不断出新的品种,专家教授坐镇指导,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样子。“比如,像杨凌最新品种的苹果‘瑞雪’,我们能够第一时间得知这个品种信息,迅速上架。”
偶有闲暇,他也会和同伴们到示范区里的创新创业园,喝杯“一元咖啡”,来次头脑风暴。
“我们面试、路演、同行交流都会选在这里。”李润清说,“这里价格不贵,关键是气氛轻松,公司发展的一些新点子,就是在这里碰撞出来的。”
杨凌科创中心负责人王博文说,为青年人打造学习创业空间,就要着眼于他们的特点,不管是“一元咖啡”还是“一元茶饮”,都代表着示范区的“营商环境”和“营农环境”,就是让青年人能走进来、坐下来、谈起来、留下来,在杨凌务农、兴农。
不仅如此,当地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农业人才济济,光两所学校的“90后”就占到杨凌总人口的约20%,为“农科城”源源不断地输出新生力量。
今年28岁的李松,2015年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和同学一道在杨凌开办了园林公司和农林公司,农林公司已在新四板挂牌上市。
种业“硅谷”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古人形容小麦茂盛生长的样子在一组最新数据里得以印证:根据农情调度分析,今年陕西小麦平均亩产为573.46斤,总产414.69万吨,分别较上年增加8.74%、8.5%,小麦单产创近年新高。
增产增收背后,离不开一批扎根杨凌的小麦育种专家的科研成果。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对小麦的关注从未停止。”作为“西农501”小麦新品种的主要育成人,谈起自己的育种事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吉万全有说不完的话。
“拿‘西农501’这个品种来说,它的特点是综合抗病性较好,特别是在今年条锈病高发的年份,表现出很好的抗病性。”吉万全介绍,从2011年开始杂交试验,经过6年的品系选择、3年的国家区域试验,这个品种的形成,花费了课题组整整9年时间。
不久前,农业农村部面向社会公布的2020年国审小麦新品种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的“西农501”通过国家审定,而一同通过国审的还有“西农100”“西农99”“西农369”“西农20”“西农364”5个小麦新品种。
农以种为先,种子被誉为“农业芯片”。在小麦、玉米、油菜、苹果等生物育种方面,杨凌已经形成强大的“国家队”。我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六次更新换代,四次都是杨凌品种主导。比如,杨凌培育的“西农979”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三个小麦品种之一,“西农511”成为2018年国家主推的优质高抗病性品种。
杨凌,不仅拥有一大批来自高等院校的育种专家,还集结了一批民间育种、引种团队。
走进杨凌示范区内的陕西金棚种业有限公司示范基地,各种口味的西红柿结得繁盛。
“每年,我们在种子研发上投入约1000万元。”公司研发部主管蔡义勇告诉记者。多年埋头研发,让金棚公司选育的番茄种子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番茄品种之一,一些新品种还远销国外市场。
科技含量不断凝结,加之精细化种植要求,这家公司不断加快良种选育,也尝试转变销售方式。以往的大包装袋被细分成小包装,以往论斤称如今按粒卖。
“早先地大田多,农民播撒种子随意性大,买种子也是称斤不论两。现在,集约化种植后,农民认品牌、讲品质,追求‘一穴一苗’,对种子的要求比过去高了。”蔡义勇说,这就倒逼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不但要跑赢同行,还要时刻关注农户的新需求。
在杨凌的田间地头,多见农民耕种新品种,既有形似“狼牙棒”的柱状苹果树,枝干笔直向上生长的樱桃树,还有黄色的火龙果,单株产值可达到6000元的葡萄,好似一个奇妙的新品种乐园。
在杨凌,还有很多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引种培育,实现农业升级换代,赢得消费市场。
傍晚,杨凌示范区青皮她园火龙果种植基地负责人王艳坐在自家大棚里开始直播。对着镜头,王艳切开火龙果展示,屏幕上字幕迅速滚动,“怎么买,多钱一斤,能自己种么”,王艳一一回复。
“这种来自以色列的黄龙果,比白心、红心火龙果口感都甜,虽然每斤售价达到五六十元,但市场接受度挺好。”王艳说,目前她共有15大棚,种植有21个品种,每年火龙果销售收入可达300万元。
杨凌示范区展览局局长李新龙说,每年“农高会”,省内外很多农户都会慕名跑到杨凌,看看“今年又有啥新品种”,“种子研发在杨凌,种子经营也在杨凌”正逐渐成为共识。
农技领衔 关中平原,小麦刚刚喜获丰收;黄河岸边,渭南大荔县的新式温室大棚的冬枣已开始出售。打乱了季节的温室在反差中带给农户更多收益。
事实上,这些新式大棚都来自几年前杨凌的示范成果。
在杨凌,大棚有着自己的“进化史”。从垒起土坯墙建简易大棚,到前几年的单拱单膜大棚,再到现在的大跨度双拱双膜智能温室大棚,农业科技武装起来的大棚正向更高效、更环保、更具智慧的方向转变。
先进的温室大棚面积不断扩张。统计数据表明,由杨凌专家团队研发的以光蓄热为核心的创新结构温室大棚和配套瓜果蔬菜生产关键技术,推广面积已占到西部地区温室面积的83%。
杨凌职业农民桂创林说,现在大棚技术又向前走了一步。
“这个大棚墙壁由波浪形的蓄热材料构成,我还采用了双拱单膜蓄热阴阳温室,冬天积雪就会顺着大棚溜到地面,不用人工除雪。”今年47岁的桂创林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长期致力节能技术研究。2014年,他带着自己所学,一心扎进农业领域,成为一名新农人。
在杨凌,像桂创林这样的职业农民很多,躬耕垄亩之上,他们从农业生产的点滴做起,不断赋予农业新鲜感、新技术,同时,也把最新的种植理念和种植方式传播出去。
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横幅醒目。横幅是马新世和园区的职业农民们商量后悬挂的。
马新世自小跟着父亲在渭河滩地种西甜瓜;30多岁时,他组建起种业公司和西甜瓜合作社;后来又成立了陕西首家民办的果蔬研究所,2018年他当选陕西省职业农民协会会长。
这些年,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他培育新品种,研究和推广新技术的脚步不停:实验摸索出可以解决“连作障碍”的“有机枕”,性能更优的双拱双膜智能大棚,“周边种菜、池内养鱼”的“鱼菜共生”技术……
老马平日里很忙,但只要有人上门求教,作为园区的负责人,他总会和园区的职业农民一道热情接待,帮助解决问题。他们先后培训3000多人次,来园区参观的更是高达30万人次。
在杨凌,还有一些人正执着探索农业生产新的可能。
位于杨凌的陕西百恒有机果园有限公司,王小铁像照顾孩子一般精心照看着500亩有机猕猴桃园。
与其说这是一块“产出田”,不如说这更像是一块“实验田”。为了避免农药影响,他修建了环绕果园一周的砂石生产道路和防护林带,将果园和周边农田远远隔离开;为了培育有机土壤,他专程从内蒙古运来羊粪铺在地里,种上豆苗替代化肥给土壤增加养分;为了保证纯净且持续的灌溉水,他的水井深度达到180米,还配套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寻求有机种植技术和标准未果时,他翻看起《植物生理学》和《果树栽培学》。
王小铁今年48岁,先后在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从事农业领域的工作。最让他苦恼的是,随着百姓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大量合格有机产品的市场需求。
猕猴桃就是其中之一。“陕西猕猴桃产量占我国的1/2,占全球的1/3,但是这个行业的标准就像‘骑着大象数着鸡,高的高来低的低’。”2012年,他从北京辞职回乡,决定开启有机猕猴桃的种植之路。
路并不好走。耕种于此的第八年,投资已达3000万元,还没获利,但他并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就是铁了心要做有机猕猴桃。”在王小铁看来,有机农产品一直都是稀缺品,市场潜力大,前景广阔。
“我们坚持有机标准,并不断探索和制定规范的种植标准,以提升果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也为农户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他说。
贡献农业智慧 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理念“扎堆”,不但引来国内目光,杨凌的农业智慧也带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多启迪。
截至目前,杨凌已经先后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建成国际合作平台13个,组织实施国际合作项目120多项,建设8个国际合作园区,在中哈现代农业园区试种的冬小麦品种较当地品种增产82%。
来自“农科城”的农技之光也引来国外越来越多学生前来学技。
西农大国际学院副院长王玉环说,近年来,学校先后招收培养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千余人,其中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生源占到45%。
2019年,杨凌承担起又一项重要使命,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
仅一年时间,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国际合作实训基地启用、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拔地而起、上合农业技术远程教育培训“飞入云端”。
不久前,上合农业基地核心项目——现代农业国际交流培训示范中心破土动工,这一承担着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领域的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展示等任务的新项目,将有力促进上合组织国家在农业技术和粮食安全等领域深化合作。
杨凌示范区上合办四级调研员张学明说,去年第26届“农高会”上,23名上合组织国家部长级官员、国内外2000多名企业家首聚农科城,60多个国家453名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在杨凌接受培训。今年5月27日和6月14日,示范区又先后主办了两期2020年中国农业远程培训班,面向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2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培训数百名学员。
来自杨凌的农业智慧正在更多地方开花结果。上合组织秘书长诺罗夫说,杨凌在农业可持续领域的科技创新及示范推广,以及促进干旱、半干旱及土地贫瘠地区现代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对于上海合作组织中亚地区国家意义重大。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婧说,杨凌示范区是我国最早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这里聚集着7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7000多名农业科教人员。近年来,我们不断以强化“种业硅谷”为目标,以杨凌农科品牌抢占发展优势,杨凌科创中心、智慧农业示范园和一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初步建成,各类农业科技创新要素持续向杨凌聚集,形成了良好的农业示范作用。
(原载《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