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融媒体中心记者 侯勃
■上川口锣鼓在历史中沉淀下来,打破传统,它还有“身价”吗?
■从招商部门“跨界”文旅行业,她能让锣鼓产业涅槃重生吗?
■一股脑儿作直播网红,跟电商较上了劲儿,他们这样卖鼓能行吗?
上川口的这些人,心里到底琢磨的是啥…… 工厂里的新一批锣鼓已经上好了最后一层腻子,白跃飞的双手染上了鲜红的油漆,看着即将出炉的“新鲜玩意儿”,她泛起微笑的嘴角仿佛诉说着希望与生机……
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白跃飞跟锣鼓较上了劲儿,这一次她要让上川口的宝贝插上文化的翅膀,飞到全国各地。
这事,还真得从白跃飞当上川口村第一书记说起。
上川口素有“西北锣鼓第一村”的美誉,制作锣鼓是历史留给村民的一手技艺和财富。多年来,上川口锣鼓遵循传统的制鼓工艺,东西好销售却不咋地,原因在哪?咋破局?打通销售最后一公里成为久而未决的难题。白跃飞从招商出身,跨界文旅,当起了上川口村第一书记,为的就是用文化滋养这千年的宝贝,蜕变升级、身价翻倍。
“创新工艺、融入生活,让市场说了算!上川口锣鼓一定要衍生出系列文创产品,开展锣鼓文化活动,让文化涵养人,形成IP,抓手电商,通过线上+线下、直播带货的销售形式,增加村民收入的附加值,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白跃飞说。
上川口锣鼓终于脱下了昔日“中规中矩”的衣服,走起了“文艺路线”,一个个精致小巧的“艺术品”被付诸高端,让人眼前一亮。杨凌川丰锣鼓产业公司内,造型各异的锣鼓文创产品摆放在桁架上,太极鼓、波浪鼓、牛角鼓……极具民族特色的创意,让人“开了眼”。“锣鼓不仅仅是能敲能打的‘热闹’,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正是因为被赋予这样的意义,我们在产品设计上进行了创新,从而满足更多人的消费需求。”公司经理刘志斌说。
敲锣打鼓“热闹”,但上川口锣鼓的“热闹”不止如此。“直播间里的老铁们,欢迎加关注,我带你们一起玩鼓……这层是真牛皮,鼓腔要经过火烤打磨等多道程序,这么好的东西再不抢就卖完啦!”玩归玩,但直播网红于静总是想方设法的在淘宝直播间里做营销。搞电商,于静没少想招,她不仅要直播打鼓,讲解锣鼓知识,有时还得换上一套锣鼓服,拍摄抖音短视频,传播鼓文化。日复一日,没过多久,于静就成了直播间网红,成为销售上川口锣鼓的代言人。
眼看于静红了,王银霞也“放下锄头,拿起鼠标”,搞起了有赚头、有干头、有奔头的事情。年轻人就是会折腾,王银霞不但把自己参加锣鼓表演的视频上传到店铺里,还给自己的店铺当起了模特!头脑灵活的王银霞把电商做的有声有色,为了多点开花,他还在线下卖起了锣鼓服,吸引了一大批爱好者争相购买。
于静、王银霞成为直播网红并非偶然。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上川口村适应新时代需求,积极组织电商培训,着力打造“淘宝村”。杨凌品牌建设促进会会长王天玉说,上川口村通过电商,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成功转型升级,形成了全产业链发展的新模式,目前围绕锣鼓电商销售,打造了系列直播间,成长了一批直播网红,通过拍摄制作抖音短视频,有力推动了锣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渠道。
看着村里的锣鼓有了“生命力”,作为上川口村的主任白景仓也坐不住了,他一开口提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创新”!“我们要给上川口村锣鼓‘争一口气’,要下‘血本’转型升级,让线上活跃、线下平稳的态势不断巩固,争取让群众都挣上这份钱。”白景仓说,以锣鼓产业为依托,做大做强文创产品,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动员村民入股,实现分红。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川口锣鼓的销售也打了折。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上川口锣鼓经历一番艰难是时候“立”起来了,也正如在传承中转型升级,华丽蜕变的结果。
眼看着一个个锣鼓文创产品相继落地,白跃飞心里甜滋滋的,在她眼里或许这就是锣鼓产业发展应有的样子。让锣鼓文化传承,让杨凌的灵魂沉淀,这是白跃飞的梦想:今年将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教资源,以培训为抓手,把上川口村打造成西农大培训实训基地,通过参训学员把上川口锣鼓文化带到全国各地,与国际并轨,让上川口锣鼓插上文化的翅膀飞向世界。
这些新理念,是产业发展的新风向。所谓有“闯劲儿”可不是“蛮干”,结合上川口村发展实际,白跃飞把心一横,决定成立上川口锣鼓文化有限公司,以发展集体经济为主,让村民入股,为村民分红,在带动群众增收的基础上,推动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同时,要将上川口锣鼓产业发展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打造丝路锣鼓村,让杨凌锣鼓的声音在丝路沿线国家响彻天际。
“文化自信,才能产业自信;产业兴旺才能乡村振兴”。双手的红色油漆还没来得及洗,白跃飞就拉开车门,准备与绘画师讨论文创产品上的图案事宜,她埋下的锣鼓产业文化的“种子”,已牢牢在上川口村扎根、发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