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关中刀刻
——青年木雕大师吴文军的艺术人生
    吴文军获金奖木雕作品《鸟语花香》(局部)。陕西日报记者 程刚 摄

  陕西日报记者 程刚 见习记者 王姿颐
  初夏的早晨,宁静凉爽。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一处教学车间里,一把把刻刀、一件件木雕作品,记录着一个个创作故事。精益求精、专注笃定,在这里,木雕工艺美术大师吴文军精心雕琢作品,同时也雕琢出了更好的自己。
  2017年,在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上,吴文军的木雕作品《百鸟朝凤》获“金凤凰”大奖赛银奖;2018年,木雕作品《鸟语花香》获“金凤凰”大奖赛金奖。2019年,他荣获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当年33岁的吴文军成了我省最年轻的木雕工艺美术大师。
  厚积薄发,三十而立,从学徒工到手捧金奖的木雕工艺美术大师,吴文军用了10年。
  看花看鸟看万物,少年启蒙
  吴文军的少年时代,在渭南白水的一个小村庄里度过。因为父亲是木匠,他对传统的手艺活儿一点也不陌生。取料、画线、打眼,父亲忙碌的身影,伴着“刺啦刺啦”的推刨声,一起印在了吴文军的记忆里。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吴文军,从小就有了几分手艺人的“灵性”。小学的时候,捡起一枚粉笔,用不了几下,他就能雕刻出活灵活现的侍女模型;手里有一块橡皮,他就照着雕别人家大门口的石狮子;给他一块砖头,一个造型完整的四角亭子,像变戏法儿一样就雕了出来。
  对农村孩子来说,上树抓鸟、下河摸鱼是生活常态,山间野花、青草绿叶触目可及,吴文军对花鸟自然有比别人更细致的观察、更亲近的情感。艺术总是要从生活中汲取养分,一次次尝试之后,吴文军的花鸟画作变得有模有样,尤其擅长工笔画。那时的吴文军只是因为喜爱而去勾画、雕刻,他可能也没想到,这一切都成了他后来走上木雕工艺道路的启蒙。
  学艺修身再磨炼,不忘初心
  高中毕业后,吴文军考入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他在绘画方面得到了专业训练,笔下的花鸟比之前更生动传神。经过3年学习,2010年,吴文军毕业后到一家家具厂从事设计工作。
  在家具厂,吴文军结识了一位木器雕刻师傅。吴文军发现,这位师傅木雕技艺出众,他雕刻在家具上的各种图案,总有别具一格的风采。吴文军决定拜师学艺。
  跟着这位木雕师傅,吴文军一学就是4年。一件木雕作品,要经过图案设计、粘贴打坯、修光、细节处理等多个步骤,整个过程要用到100多把专业雕刻刀,刀都是专门定制,一道工序一把刀,每把用处都不同。2013年,吴文军从师傅那里“毕业”了。这时候的他已经学到了一身技艺,对未来信心满满。
  2013年9月,吴文军在咸阳开办了一所职业技能学校,教木雕、绘画等课程。作为校长的吴文军,希望学生能学到真正的本事,同时把木雕技艺推广出去。每当吴文军动手雕刻的时候,学生们都会专注地围在他身边看。看着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吴文军觉得自己手中的作品似乎蕴含了更饱满的感情。
  2016年,最后一批学生学成离校后,吴文军因经费问题关停了学校。这段经历让吴文军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有了更多感悟,他发现自己还是更适合当个“匠人”,纯粹地做木雕。
  打磨精进获金奖,日趋成熟
  2017年,吴文军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当起了木雕老师,打算在静谧的小城杨凌重新出发。多年摸索下来,他已经认识到,木雕作品不能单从商品价值的角度来看,而是应该寻求更多艺术层面的发展。
  这一年,他的木雕作品《百鸟朝凤》完成,耗时一年半。这件作品从唢呐名曲《百鸟朝凤》中获得灵感。一曲《百鸟朝凤》响起,众鸟齐鸣,高亢嘹亮,北方气魄凸显。以此为题,恰好符合吴文军一直寻求木雕工艺南北融合的想法。不出所料,这幅作品一面世就备受好评,最终在全国工艺品交易会摘得2017年“金凤凰”大奖赛银奖。
  此次获奖给了吴文军极大鼓励,事实证明南北融合的想法行得通。之后,他对自己的另一幅作品《鸟语花香》进行了再打磨,雕刻深度达7厘米。相比《百鸟朝凤》,这幅包含牡丹花、兰草、鸟雀等在内的作品元素更加丰富,技艺纯熟。2018年,《鸟语花香》摘得“金凤凰”大奖赛金奖。
  2019年,吴文军前往清华大学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班。木雕工艺盛于南方,后传至北方,这是一项技艺,更是文化载体。在掌握南方精细雕琢工艺的同时,将北方的雕琢气魄完美融合,是吴文军一直以来的心愿。吴文军说:“去清华大学学习,我获得了思想启发,生发出许多灵感,木雕工艺在北方的发展空间很大。”
  执着坚守、突破创新,吴文军用10年时间诠释了工匠精神,展现匠人担当,向更多人展示了北方木雕的魅力。未来可期,让我们一起期待吴文军和北方木雕工艺的下个10年!(来源:陕西日报)

版权所有:杨凌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网址:ylsx.nkb.com.cn  投稿信箱:ylsx@nkb.com.cn  新闻热线:029-87033711 870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