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融媒体中心记者 万英俊
“PM10浓度85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85微克/立方米,臭氧浓度84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综合指数42……”
自主抓示范区生态环境工作以来,示范区生态环境局局长赵广每天第一件事便是打开手机,查看杨凌空气质量情况。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10/PM2.5浓度等一串串精确数字,对他来说,就是工作的考核分,群众的幸福指数。
2019年,“杨凌蓝”是一道最美的风景:全年优良天数248天,较2018年增加了36天,改善幅度全省第一。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04,较2018年下降9%,改善幅度全省第一。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85微克/立方米,较2018年下降22.7%,下降幅度全省第一。一增两降三项第一,这是一年来杨凌的“环保荣耀”。
“我现在每天都要看空气质量报表,或许是职业病吧,只要看到蓝天,心里就特别高兴。”赵广说。关心环保、热爱环保工作的杨凌“环保人”,为了一份“杨凌蓝”,用实际行动扮靓天空。
去年以来,杨凌集中打响蓝天保卫战,重新修订示范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开展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演练。重拳出击,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对全区72个建筑工地定期开展执法检查,建筑工地扬尘防控“六个百分百”措施执行率明显提升。
去年以来,杨凌严查渣土车违规行为,联合城管、公安、交通等部门开展全天候执法检查,渣土车沿路抛洒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拓展道路湿法作业广度,将道路绿化带、树木花草以及城乡结合部纳入保洁范围,坚持每周冲洗,净化空气质量。
去年以来,杨凌对全区35家汽修企业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深度治理,对400平方米以上餐饮店油烟净化设施进行大整治,完成54家“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任务,取缔新发现散乱污企业1家,完成81台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任务,建设乡镇空气站3座,道路微站20个、建筑工地扬尘监控分析仪40台,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村清洁取暖全覆盖,23699户清洁取暖设施配备完成。
打好蓝天保卫战,需要步步为营、扎实推进,群众欣喜地看到,在这场战役中,杨凌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以一份“杨凌蓝”的优异答卷让群众乐享蓝天。
去年以来,杨凌大力实施“三河两渠”治理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安澜的渭河景观,建成渭河湿地公园,给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为杨凌高质量发展打造了新地标。
“现在每天来渭河湿地公园的人很多,周末的时候有近万人来打卡,杨凌首届后备箱集市那几天,每天就有两三万人次。”示范区水务局工作人员说。
河水清澈,水草茂盛,群鸭噪鸣。作为国家重点保护湿地,随着渭河杨凌段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已成为众多水鸟的迁徙停歇驿站和越冬栖息地。“我在渭河拍鸟快5年了,拍摄的种类大概有120多种,拍到朱鹮,今年还是第一次。”杨凌摄影爱好者杨广库兴奋地说。
好生态,鸟飞来。濒危珍稀动物朱鹮在杨凌栖息“落户”,不仅丰富了杨凌鸟类资源,更加印证了杨凌水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所取得的成效。
2019年,杨凌水污染防治工作实现质的飞跃,这一年,完成了历史遗留、难以解决的排洪渠污水直流问题,改造老城区雨污管网5.7公里,污水处理汇水率达到98%。新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25座,农村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天蓝、水绿,宜居、宜业,一幅美轮美奂的幸福图景正在农城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