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美丽乡村的杨凌实践

  杨凌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晓艳
  干净、宽敞、漂亮、方便……暖阳下,王上村村民张彦勋家的小院里,老两口正忙着准备午饭的食材。提起近几年村里的变化,张彦勋笑着说:“越来越干净漂亮,特别是今年还和城里人一样用上了水冲厕所。”
  既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又能像城里一样生活便利、环境整洁。这样的“高配置”,在杨凌,王上村不是一枝独秀。
  近年来,杨凌把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命线,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发展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一场既增“颜值”又添“气质”还鼓“口袋”的“美丽实践”,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农城大地徐徐展开。
  一村一落皆美景 秀丽农城入画
  走进王上村,青砖古墙、芦苇池塘……一花一草一木皆是满眼的历史厚重感。随意走进村子一处院落,都仿佛走进一幅恬静安详的田园画卷。
  但谁能想到,这里曾经道路狭窄、街巷杂乱,污水随意排放。转折是从2018年开始的。这一年,杨陵区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合作,借助“智库”与“外脑”,让专业的建筑规划设计团队服务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涂脂抹粉、效仿城市,更不能千面一村,要体现每村的特色。”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段德罡说。
  一年多来,这支由40名青年教师、研究生组成的驻村规划师队伍,入驻杨凌各村寨,本着“建筑废料资源化、建筑材料乡土化、施工方式简易化”的设计理念,因地制宜,推动建立了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程陪伴式驻村规划建设路径。
  王上村驻村规划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沈蕊和同伴,在王上村一待就是3个多月,整村258户村民的旱厕改水厕、建筑立面改造、村公共设施改造,大到设计图纸的修改,小到一砖一瓦如何造型,他们都亲力亲为。
  变美的何止一个王上村。近年来,杨凌聚焦生态振兴,以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抓手,因村制宜构建了以村民为主体的共建机制,努力让每一个乡村都散发属于自己的独特味道。王上、毕公、新集等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住建部将杨凌作为全国“推进设计下乡和村庄建设规划工作经验与试点示范案例”向全国推广。
  文明春风荡农城 美丽乡村气质佳
  挥袍甩袖,掩面顿足,台上演员手脚并用,将木偶舞弄得令人眼花缭乱;台下掌声如潮,群众兴趣高涨。初冬时节,寒意渐浓,但揉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派热闹场景。
  在观众沉浸于舞台上精彩演出的同时,揉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讲解员周心怡依然忙前忙后,无暇欣赏。“今天实践所组织演出的是石家村木偶戏,你看寒冷也阻挡不了十里八乡村民们看戏的热情,维护现场秩序、现场卫生,能不忙吗?”在周心怡看来,农村发展好不好,不能光看农民收入有多少,还要看农民的精神面貌怎么样,虽然错过了精彩的节目,但看着村民们灿烂的笑容,周心怡甚是欣慰。
  “颜值”美,更要“气质”佳。杨凌创新形式,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村变美、户变亮,人也变靓了,淳朴的民风民情让人耳目一新。“现在,大家白天干活,晚上下棋散步、跳广场舞,打架斗殴、酗酒赌博等不文明现象少了,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咧!”梁氏窑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王双科高兴地说。
  乡风文明身心美、村稳民安和谐美。杨凌聚焦文化振兴,建成乡村学堂28个,成立了由高校教育专家、“五老”人员、乡贤人士、科技能人、行业能人等218人组成的专兼结合、高素质、覆盖面广的动态化师资队伍,常态化开展培训教育工作;建成农村阅读点78个,“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成功列入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2个、实践站15个,累计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000余场次,文明乡风正融入村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不光有高颜值的面子 更有好产业的里子
  “大家看,这里是田薯叔庄园的特色红薯种植区,我们将要带着小铁镐去地头挖红薯了!”12月3日下午,杨凌田西村田薯叔庄园,一场别开生面的农耕体验活动——逛“种植迷宫”、挖红薯、烤红薯活动正如火如荼举行,来自河北省怀安县的游客孟亚明更是高兴地对着镜头拍起了“Vlog”。
  田薯叔庄园是揉谷镇田西村以红薯育苗和种植为主导产业,建设的一个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在这里,游客除了能欣赏与众不同的美丽田园风光,体验田西人的日常农耕生活,还随处可见成群结队的土鸡或悠然觅食或相互追逐,勤劳的田西人铆足了劲儿或松土栽培或浇花除草,置身其间恍若进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美而不富不是美,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把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这样的乡村才更具活力和魅力。”在田西村党支部书记田小雄看来,村民要想富,必须有产业。
  田西村是远近闻名的红薯种植村,但标准化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一直制约村里产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让农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益,田小雄带领村民成立了杨凌田西甘薯专业合作社,注册“田薯叔”商标,建立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西村田薯叔庄园,同时还打造了“田薯叔”网红形象店,并以连锁经营的模式,鼓励村民“走出去”,拓宽增收渠道。不仅如此,田西村的薯类产品更是搭上了“电商快车”,远销到延安、榆林以及新疆、甘肃等地。
  村里有了产业,村民的日子也跟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平均一亩地能卖20万株红薯苗子,2亩地赚了将近10万元,还额外拿到了股权证和分红!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咧!”讲起村子的变化,村民田选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版权所有:杨凌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网址:ylsx.nkb.com.cn  投稿信箱:ylsx@nkb.com.cn  新闻热线:029-87033711 870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