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
扶着老人跨过“智能”门槛
  亦荣
  报载,某地在向8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时,除按规定向社区报送身份证、银行卡等,还要用智能手机统一下载一款专用APP进行每月一次的认证。认证时,不仅要对身份证原件扫描,还要拿着手机正对着摄像头“刷脸”拍照,并按APP提示在短短一两秒时间内依次完成“摇头”“眨眼”等动作,稍一晃动或超时便认证失败,得从头再来。有的高龄老人由于身体原因,多次认证都无法通过,只好“忍痛割爱”,放弃津贴。
  智能产品在老人面前不那么智能,的确值得我们反思。随着智能化设施的发展,现在不少政府便民窗口,还有银行、医院、车站、机场、超市,以及居民购买天然气、缴水电费等,都推出了智能化服务系统,甚至连街头的小吃摊、农贸市场的蔬菜摊等,都可以扫二维码支付,使人们享受到很大便捷。但是,面对智能化服务,许多老年人却感到一筹莫展,甚至不知所措。除前述外,还有一些老人不会用支付宝、微信付款,不会用打车软件叫车,不会用共享单车代步;去医院看病,不会网上预约;到银行排队,不会预约叫号……平素人们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的智能化设施,一些老年人却觉得并不方便。
  老年人之所以被阻隔在智能化服务之外,主要是因年龄和身体机能所致。应当承认,老年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弱,致使对社会上不断涌现的信息化、智能化等高科技设施,要么搞不懂,要么学不会;甚至由于听说一些网络诈骗案例,而对智能化设施抱有畏惧心理,拒绝使用智能化设施。
  帮助老年人适应智能化服务,需要全社会高度关注、奉献热忱,创造条件、主动帮助,扶着老年人跨过“智能”门槛。譬如,开发、配置一些智能产品或者服务时,需要有适老化考虑,包括使用步骤、操作界面设计等,都应兼顾老年人感受,降低操作难度,让老年人使用起来简单快捷,容易上手。公共部门可以针对老人看病就医、交通出行等,适当加以引导和帮助,加强信息宣传和知识普及。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针对老年人的培训,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智能应用,使其克服对智能应用的恐惧心理,从而放心使用高科技产品。另外,要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特点,民生服务还需保留一定比例的传统渠道,以灵活多样方式消除横在老年人面前的“智能”屏障。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群体数量将越来越多,这是我们社会治理必须面对的一个客观现实。推进社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绝不能忽视老年群体。社会成员应共同努力,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扶着老人跨过“智能”门槛,让他们在现代化、便利化、人性化的社会中安享晚年。(据《陕西日报》)

版权所有:杨凌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网址:ylsx.nkb.com.cn  投稿信箱:ylsx@nkb.com.cn  新闻热线:029-87033711 870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