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身边先进典型教育引导人。杨陵区第二届道德模范张刚进行主题教育宣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咋领会?”“惠农补贴咋申请?”“乡村电商如何搞?”“乡村小院咋收拾?”“农家乐菜品咋提升?”“如何营造高品质空间?”“乡村文创怎么做?”2019年1月25日,杨陵区五泉镇王上村乡村学堂首期村民培训正式开课,50余名村民和乡村振兴工作人员共聚一堂,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乡村振兴知识。
今年以来,为了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杨陵区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丰富实践载体,创新建设乡村学堂,大力开展学习教育培训活动,着力打通教育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为了确保乡村学堂顺利推进,杨陵区对全区村(社区)基本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摸底,挑选了具有产业发展特色优势、阵地基础较好的村(社区),大力推进试点建设工作。
目前,杨陵区已建成乡村学堂28个。试点建设过程中,杨陵区始终坚持共建共享原则,按照机构、人员、资源设施等权属不变原则,最大化整合利用现有阵地及资源,实行“一个阵地、多平台使用”,实现资源整合,平台共享,统一调配,统筹使用,协同运行。在标志标识上,统一制作了乡村学堂标志牌,做到规范统一。在阵地建设上,制定了学堂建设“三有”标准,即有可供培训使用的场地,有课桌椅、电脑、投影仪等必需的教学设备,有1-2名专职管理工作人员,确保学堂建设标准化。在制度建设上,研究制定了《杨陵区乡村学堂管理办法》,并要求各学堂制定了各自规章制度并上墙公示,让学堂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在机制模式建设上,坚持“需求为本”的原则,在调查研究和征求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实行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师资调配)、学堂接单、群众评单模式,按照“一月一主题”“周周有安排”及提前预告的方式,科学策划设计具体活动内容,确保学堂取得实效。
与此同时,杨陵区按照“择优入库、结构合理、动态管理、共建共享”的原则,根据乡村学堂建设实际需求,充分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科教资源优势,大力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吸纳高校教育专家、“五老”人员(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老战士)、村(社区)团干部、乡贤人士、科技能人、行业能人、道德模范、退休文化工作者及创业返乡人员等人员组成,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覆盖面广的一体化师资队伍,建立师资队伍库,颁发聘用证书,实行规范化、制度化、动态化管理。目前,共有218人的师资入库并常态化开展培训教育活动。
师资队伍建好了,农民爱听什么课,关心什么事成了乡村学堂办学质量高低的关键。为此,杨陵区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精准掌握城乡居民培训需求,主要围绕政策理论、主流价值、法律法规、文化历史、科普服务、健康卫生、休闲娱乐、就业服务等,设置群众需要的多样化优质课程内容,建立课程资源库,实行课程常态化更新,并开展“菜单式”服务,形成惠民务实、认可度高的特色课程资源库。
在杨凌农村、社区,每逢农闲和傍晚,群众和乡村干部就会聚集到各村开办的乡村学堂,话党的惠农政策,聊乡村产业发展,干群关系融洽和谐。与此同时,杨凌乡村学堂还以群众身边先进典型的人和事为素材,编排三句半、小品、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利用晚上村民休闲时间,“见缝插针”地将有关党的理论政策宣传资料发送到群众手中。在演出过程中,还穿插有奖知识问答环节,与村民互动,其乐融融。
杨陵区还将乡村学堂群众参与度纳入农村(社区)社会治理积分制管理,建立积分手册,按照积分高低兑换奖品,并将积分结果作为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提高群众参与度。
“杨陵区作为陕西省第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区和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我们将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以‘思想文化强农’打通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到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努力为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贡献力量。”杨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张军政 唐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