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发布日期:
凝心聚力 追赶超越 推动示范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杨凌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最早数据显示,1980年,全区生产总值仅有0.2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76元,工业总产值27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0万元,财政总收入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元。
  到2018年,示范区生产总值150.46亿元,是1980年的654倍,是1997年示范区成立时的39倍;人均生产总值72388元,是1980年的292倍,是1997年示范区成立时的22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是1980年的6000多倍,是1997年示范区成立时的145倍;固定资产投资是1980年的9000多倍,是1997年示范区成立时的11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5亿元,是1980年的178倍,是1997年示范区成立时的15倍;财政总收入23.25亿元,是1980年的2397倍,是1997年示范区成立时的166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92元,是1980年的141倍,是1997年示范区成立时的9倍;进出口从无到有,总额达到8.17亿元。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最早数据(1980年)显示,三次产业结构为27.4:16.7:55.9,到2018年,示范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2:55.0:39.8,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22.2和16.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38.3个百分点。
  (一)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建区初期,示范区工业经济发展非常薄弱,工业门类和产品种类很少,经济效益低下。示范区成立后,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扶持培育优势产业,引进华电、LNG、众兴菌业、步长制药、美畅新材料等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加大省级农产品加工贸易园、农机产业园、电商产业园、富海工业园等园区建设力度,形成了农产品加工业、生物医药制造业和农业装备制造业三大主导产业。到2018年,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8家,是1997年的7倍,总产值增长11.6%,增加值增长14.0%。
  (二)现代农业飞速发展。2008年,示范区规划建设了100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设施蔬菜、食用菌、畜牧养殖等产业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全方位发展和示范,全区认证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84个,创建省级农产品著名商标13个,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初步建成了种子产业园,年种子交易额达6亿元,占全省的三分之一。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52亿元,是1980年的123倍,是1997年示范区成立时的8.8倍。通过成立土地流转服务公司、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等举措,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化,初步建立了农业产业链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到2018年底,全区累计流转土地6.3万亩,土地流转率83%,催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73个。建设现代农庄30个、家庭农场75个,带动2万多农户“组团”发展。
  (三)商贸旅游突飞猛进。示范区成立以来,逐步建设了国贸商场、化建民百商场、新时代广场、盛世阳光、居然之家、开皇广场、隆发广场等商业体和商业综合体,并对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条商业街进行改造,建成了建材市场。会展酒店、田园山庄等酒店餐饮企业快速发展,汽车销售、农机销售迅速崛起,到2018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达到110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5亿元。特色农产品销售带动示范区电商持续快速发展,限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年实现销售额1.97亿元,增长87.5%。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业休闲游快速崛起。示范区成立后,先后建成了新天地农业示范园、昆虫博物馆、农大博览园、现代农业创新园等涉农旅游景点,以农为特色的农业科普、观光、采摘休闲游带动旅游接待朝着特色化方向发展,从最初的崔西沟民俗接待村,发展到现在的尚特梅斯、野猪林、花溪庄园等各具特色的现代农庄30家。到2018年,全区接待游客6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2亿元。
  (四)房地产业快速崛起。杨凌的房地产业从1998年开始,从无到有,快速发展。1998年,杨凌房地产投资仅2700万元,到2018年房地产投资20多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61.6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2.3平方米,在改善科教人员及杨凌人民居住条件的同时,优雅适宜的人居环境吸引了大量周边县区人口来杨凌居住生活。目前示范区房地产市场正在朝着品质化方向发展,建成了杨凌恒大城,正在建设的杨凌绿地国际社区项目,占地1000多亩,从设计配套等各个方面均将杨凌房地产发展推向新高度。
  (五)进出口迅速发展。示范区成立后,进出口业务从无到有,2008年以前,以恒兴果汁为代表的农产品初加工进出口带动全区进出口业务大幅增长,近几年在植物提取产业发展壮大特别是2017年自贸区建设利好和发展推动下,示范区进出口业务持续高速增长。2018年,示范区进出口总额8.17亿元,增长44.0%。
  社会民生事业全面提升
  改革开放初期,杨凌基础设施落后,一条西农路、一条商业街是主要的城区道路,1982年杨陵区成立后,城区逐步向东发展,建成了康乐路、杨陵医院、杨凌中小学校、农贸市场、蔬菜批发市场等社会事业及生活配套设施,城区面貌有了较大改善,所辖的三乡一镇一街办,除杨陵街道办地处城区,基础条件相对较好外,其余乡镇通镇道路狭窄,乡镇教育医疗设施落后,农业生产道路、水电等基本配套有限。社会保障仅限于行政事业、国有单位干部职工享受医疗、养老等基本保障。1997年示范区成立后,大幅提升城区基础及民生保障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全域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全省领先。
  (一)城乡道路设施全面提升。持续推进渭惠路、西农路、新桥路、杨扶路、城南路、河堤路、杨凌大道等城区道路的改造建设,建设市政道路122.5公里,形成了“六横五纵”城市路网工程,城市建成区由3.6平方公里扩大到35平方公里,主城区建设发展框架基本形成。新建了杨凌火车站、汽车站、高铁站、铁路货运站,增加公交线路,加大通乡通村道路建设力度,率先在全省实现村村通公路、通公交车,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出行便捷度,改善了生产运输条件。2018年,全区农村公路线路里程354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6.76万辆,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94辆,公共汽车营运数66辆,公路客运量387万人次,货运量295万吨。
  (二)城乡居民生活基本保障逐步实现全覆盖。加大天然气管网建设投入,建成一级管网110公里,建成区天然气覆盖率100%,2017年启动农村气化工程,到2018年底完成全区20112户天然气入户建设工程,全面实现城乡燃气供应全覆盖。完成石头河引水工程和新水厂建设,建设城乡供水管网36.4公里,实现石头河水全域供应,2017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7.6万立方米/日,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杨凌人民的水质硬度大的问题。引进总投资36亿元的华电热电联产项目2015年底竣工投产,实现了城区居民生活全面供暖。对城乡电网多次改造,电网承载能力大幅增长,2018年示范区全社会用电量84749万千瓦时。全面完成污水管网建设,2018年排水管道长度194.5公里,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处理能力达到6.5万吨/日,污水处理率96.5%以上。2017年末,固定电话年末用户2.99万户,移动电话从无到有,用户数28.27万户,实现城乡宽带全覆盖,互联网用户4.65万户,有线电视用户15712户。
  (三)民生事业全面发展。一是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在完成乡村中小学撤校并点后,持续加大高中小学校、幼儿园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基础教育落后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2018年,3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共有教师244人,在校学生4115人。中小学校26所,在校中小学生25010人。幼儿园41所,在园幼儿9576名。二是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对示范区医院先后多次进行改扩建,目前总占地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万多平方米,设置床位800多张,拥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439台(件),2017年评定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2018年底,全区医疗卫生机构201个,医疗机构床位数1465个,卫生技术人员2413人。全区普通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49.7%以上,精准帮扶低收入户签约率100%,开辟了驻区科教人员医疗服务绿色通道,极大地改善了农科教人员及城乡居民就医环境。三是民生保障全面提升。2018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5193元和12392元,均居全省第二。对涉及城乡居民的31项政策全部实行同等政策待遇,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政策一体化、公交一体化、户籍登记一体化。2018年,全区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13.52万人,参合率99.5%,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95万人,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城乡低保实现全覆盖,全力推进健康扶贫和社会兜底扶贫。积极发展社会养老,2018年提供食宿的社会养老机构2个,床位数300个,农村幸福院实现全覆盖。累计开发建设保障性住房3.06万套,建筑面积282万平方米,解决了低收入群体及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一份份民生账单的兑现,为老百姓带来满满的获得感。四是文化体育事业快速发展。先后建成了杨凌万达影城、恒大、橙天影城等影剧院,改扩建了杨凌图书馆,馆舍总面积2725平方米,藏书量50多万册,在全区建设智慧书架、阅读示范点、漂流书架,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镇办基层服务点4个,村(社区)文化服务点78个。杨凌国际马拉松、网球、自行车、汽车越野赛等群众性赛事蓬勃发展,吸引国内外体育爱好者踊跃参与,2017中国马拉松年度会上,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荣获“银牌赛事”以及“自然生态特色赛事”称号。总投资3.5亿元正在建设的杨凌大剧院文化综合体,包括1200座A类剧场、工人文化宫、图书馆等,总投资2.43亿元的杨凌网球中心建成后将成为2021年第14届全国运动会网球比赛主场馆。
  (四)现代田园城市特色逐步彰显。加大重大项目规划推进力度,建成了杨凌大道,并在其周边规划建设绿地国际社区、绿地科技园、三生世界、高档国际酒店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高端人才社区、“吧文化”一条街、金融大厦等一批重点项目,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加大五泉镇、揉谷镇特色小镇建设力度,从“环境、产业、基础配套、社会保障、居民素质”等方面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计划。加快“园林杨凌”建设步伐,2018年杨凌城市绿化覆盖率36%。启动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三河两渠五湖四湿地”水生态景观改造取得实效,形成了渭河杨凌段5000亩生态水面,对小湋河、漆水河进行治理,使之成为了杨凌美丽的后花园。“治污降霾”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243天,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水平全省最低,“农科水韵·生态杨凌”的现代田园城市景象加速形成。
  (来源:杨凌示范区统计局)

版权所有:杨凌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网址:ylsx.nkb.com.cn  投稿信箱:ylsx@nkb.com.cn  新闻热线:029-87033711 870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