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记者 程刚 见习记者 刘枫 “非常感谢杨陵区委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搭建的这个平台,让我有了继续学习的机会。通过3年全日制学历教育,我的收获特别大!”罗文敏难掩喜悦地说。
罗文敏有两个身份:她既是杨陵区大寨街道黎陈村党支部副书记,又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班的一名学员。
7月12日,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的毕业典礼上,包括罗文敏在内的49名职业农民和村干部学员拿到了向往已久的大学毕业证书,成为全国首个农民大学学历教育班的首批毕业生。
为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给基层村干部“加油充电”,杨陵区委组织部经过扎实调研,决定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区校合作,以“个人申请、镇(街道)推荐、组织遴选”的方式,开展村(社区)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培训提升工作。2016年9月,包括罗文敏在内的首批32名村干部,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报到学习。
提起这段学习经历,罗文敏十分感慨:“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要做好并不容易。当前,基层干部普遍知识储备不够、受教育程度不高,有些工作很难开展。”据罗文敏介绍,前些年,由于缺乏相关农业技术知识,黎陈村猕猴桃产业的典型特点是果小、客商少、收入低,一年下来亩收入还不足1万元。面对这种情况,不仅村民着急,村干部更是犯了难。
转机出现在2018年。在学历教育班学习后,罗文敏把农作物科学种植、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带回了黎陈村,教给了村民。此外,她还邀请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马文哲教授来到黎陈村,在田间地头为村民授课,为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去年,村民掌握了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后,猕猴桃的产量大幅提升,收入更是翻了几番!”罗文敏高兴地说。
尝到了知识和技术带来的“甜头”后,罗文敏的干劲更足了。
2018年,作为杨陵区8个美丽宜居建设示范村之一,黎陈村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努力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示范村的目标前进。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黎陈村不仅对闲置房屋进行提质改造,建设共享厨房、共享卫生间等基础设施,还针对性地对村里适龄妇女进行家政培训,努力打造一个服务村民、辐射周边地区的休闲养老示范村。“要在以前,我肯定不敢接这个‘烫手山芋’。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后,我对休闲农业有了清晰的认识。现在,我对黎陈村的发展前景很有信心!”罗文敏自信地说。
据了解,首批32名村干部学员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都回到了基层一线,把所学知识融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实践之中。截至目前,杨陵区共组织4批134名学员参加学历教育培训,这些学员将为杨陵区55个村、23个社区的基层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不仅如此,为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杨陵区创新选拔形式,吸引了一大批党员大学生到村(社区)担任党组织副书记,还在每个村(社区)设立乡村振兴办公室,选聘专职工作人员到基层一线,努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杨陵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李玉洲说。
短评
为人才振兴创造有利条件 实施乡村振兴,一项关键内容,就是实施人才振兴。一直以来,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弱化、村干部综合素质不高、年轻后备力量薄弱、引领集体经济发展人才匮乏等问题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一道“门槛”。
为走出人才困境,杨陵区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性地搭建平台,为基层农村干部队伍注入“新活力”,为实施人才振兴创造条件。杨陵区一方面利用驻区高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资源优势,通过开展一系列与基层工作紧密结合的课程,开展干部学历教育提升工作,为辖区内知识储备不够、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基层干部“加油充电”;另一方面还创新选拔形式,让大批大学生党员、乡村振兴办公室专职人员“下沉”到基层,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之中,补上了基层党组织的“人才短板”,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这些创新之举,为各地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原载2019年8月8日《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