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从小作坊到现代化产业园
——杨凌锣鼓文化产业园的变迁

  “从我记事起,我们村就有三十多家做锣鼓铙钹的,现在就数刘松林的新声铜鼓做的最大最好。”杨陵街道办上川口村78岁的老手艺人白应民说。看着如今的杨凌锣鼓文化产业园,大型标准化生产厂房整齐划一,宽敞笔直的园区道路,干净清爽的园区绿化,这是由小作坊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
  小作坊开启成长之路
  改革开放之初,上川口村锣鼓制作技艺是家庭作坊式生产,产品大多是一些满足社火、杂耍用的“大路货”。关中地区只要是耍社火的,几乎都要来上川口村买锣鼓。刘松林为了把厂子经营好,打破了手艺只传子孙的传统观念,吸引全国各地近百人慕名前来学艺。
  刘松林认识到企业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持续发展。1986年,他先后走访了8家国营锣鼓厂学习经验,最终购进空气锤和摩擦压力机来改进部分产品生产工艺和流程。“光买这两台机器,当时一共花了三万多元。贵是贵,生产效率提高了五六倍,值了。”从此,企业发展迈入了快车道。
  以往没有生产规范和安全措施,加工现场原材料随意堆放,锯末乱飞。当时厂房多是瓦房或小平房,操作间内狭小拥挤,地面坑洼潮湿,光线也特别不好,加之家庭作坊位于村中,远离交通主干道,锣鼓体量较大,运输一直是个无法绕开的难题。
  快速发展壮大成工厂
  “新设备到位以后,下一步就是搬迁到新厂,全面改善环境。”回忆起当年,刘松林说。2014年,小工厂正式迁入杨凌小康东路,壮大成长为大工厂。公司分三次又逐步对锣鼓生产工艺进行技术革新改造,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增加了企业生产效益,特别是2015年实施的铜器生产线煤改电项目,成为当年区内锣鼓产业煤改电工程的示范样板。
  杨凌新声铜鼓乐器有限公司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6年央视春晚等大型庆典活动提供锣鼓产品,连续9年成为陕西省文化厅锣鼓乐器政府采购项目中标单位,也让“上川口锣鼓制作技艺”成为第三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刘松林也被列为陕西省非遗项目传承人。
  在刘松林的经营带动下,上川口村的锣鼓加工企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大部分农户都走上了锣鼓生产这条发展之路。目前,全村的锣鼓年产量已经达到了上万个,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韩国、日本、印度、东南亚等地。
  创新传承升级产业园
  企业发展的越好,刘松林越要严把质量关。从小跟着父辈耳濡目染,选料、下料、解鼓板、烤板、做鼓腔、齐腔口、刮腔面、上皮、上漆;熔铜、制饼、锻打、蘸火处理、整平、抛光、修边、定音……做鼓做锣的每道工序,刘松林都了如指掌。随着这些年选料进货下来,刘松林早成了行家里手,他说“牛皮是不是真的,木料是啥木质,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刘松林的企业干得好,他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近年来,刘松林始终坚持带领老一辈锣鼓手艺人和爱好锣鼓制作的年轻人把祖传的锣鼓家庭作坊发展壮大成为规模以上企业,建成了杨凌锣鼓文化产业园,辐射带动周边企业。企业每年平均提供就业岗位近200个,解决本地就业160余人。仅2017年,新增就业岗位26人,其中6人是贫困户或残疾人,为政府精准扶贫注入活力。因此,企业也成为杨凌唯一获得全省“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先进民营企业。2018年1月份,企业还荣获第六批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这是杨凌获批的首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杨凌新声铜鼓乐器有限公司作为杨凌锣鼓产业的代表企业,逐渐完成自身从生产制造型企业向生产制造+服务+集成型综合类企业的蜕变。刘松林说:“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公司将继续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尽一份力。”
  (本报实习生 郭媛媛)

版权所有:农业科技报社 陕ICP备0500157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网址:ylsx.nkb.com.cn  投稿信箱:ylsx@nkb.com.cn  新闻热线:029-87036602 87031518(兼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