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综合新闻
第05版:综合新闻
第06版:综合新闻
第07版:综合新闻
第08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
标题导航
魏群劳:亲历改革开放40年农村巨变
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演出
杨凌农商行雪中送炭“支小助微”显担当
杨凌发布
版面概览
联系我们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魏群劳:亲历改革开放40年农村巨变
魏群劳(右)在大棚劳作
本报实习生 魏争亮
魏群劳今年60岁,五泉镇官村人,当了一辈子农民,一直和土地打交道,他非常感谢党、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他常说的一句话是:“要不是共产党,要不是改革,咱农民能过上这好日子?”
1976年,魏群劳高中毕业,之后就以社员的身份在生产队上工,当时一天是10个工分,折算下来是7毛钱一天,那时候的日子特别艰苦,当时能吃个白面蒸馍,就“高兴得像过年”。此话让吃腻了鱼和肉的我们无法想象,但并不夸张,以前吃的都是玉米面馍馍、高粱面馍馍,白面馍确实是光景好人家留到过年才吃的,而且,遇到年成不好,连玉米馍也吃不上。以前,魏群劳和许多农民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也难做到“吃饱肚子”。真正让他的情况发生转机,是改革开放带来的。
包产到户让农民吃饱了饭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将村集体土地“分田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杨凌很多像魏群劳一样的农民从那时候开始慢慢有了2分多的自留地,一直到了1982年,每家按人头一个人分了1亩2分地,真正做到了包产到户。分地后大家种地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生产效率也高了。农民能合理安排时间,农忙时节在农田耕作,闲暇时间还能外出打工创收,从此开始吃上了“饱饭”。
从“交公粮”到“领粮补”
“以前村里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粮食价格低,每家的负担都挺重,要交农业税,当时村里每年能产30万斤粮食,其中20多万斤都要上交给国家,给村里留的只有不到10万斤左右,平均到每个人只有100多斤。”然而,魏群劳怎么也想不到,自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民开始领取国家粮种补贴。现在国家鼓励种田、给补贴,一亩地能给近百元的补贴,从以前“交公粮”,到取消“公粮”,然后到现在“粮补”,真正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村里第一批种植经济作物的人
农民光种地,肚子能吃饱,但是光吃饱还远远不够,农民的“腰包”也要鼓起来。1988年,魏群劳与其他几户联合起来种桃树,成为了村里第一批种植“经济作物”的人。依靠种桃树,魏群劳的年收入近千元。2009年,他开始搞大棚种植,2010年6月带头成立了杨凌绿香安果蔬专业合作社,依靠土地流转政策,现在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合作社面积534余亩,有塑料温室中棚70座、日光温室176座、育苗温室1座,主要种植反季节礼品西瓜、草莓和番茄、白菜、茄子等蔬菜瓜果。年生产蔬菜瓜果2500吨,产值1000万元,净利润400余万元。
不忘先富带动后富
通过一系列政策改革,加上自己的努力,魏群劳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魏群劳不忘众乡亲们,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依靠合作社,现在每年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200余人,示范带动了周边700多户农户。2016年,作为杨凌第一批职业农民,魏群劳联合马新世等5位职业农民在揉谷镇白龙村以股份制组建了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占地518亩,拥有118座双拱双膜新式大棚及9栋设施农业发展大棚,作为瓜果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展示与示范的职业农民培训基地,采用“校社对接”“农企对接”形成了“联农户、抓生产、促销售、闯市场”的发展模式,已经开展科技培训100场次,培养了农业科技人员3000余人,先后接待了考察干部、职业农民和种植户5万人次。魏群劳说:“通过试验示范,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帮着农民赚,争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版权所有:农业科技报社 陕ICP备05001571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网址:ylsx.nkb.com.cn 投稿信箱:ylsx@nkb.com.cn 新闻热线:029-87036602 87031518(兼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