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乡村振兴需提升文化内涵
  ■亦荣
  乡村振兴,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改变以往农村发展只是农业发展、农村功能只是提供农产品的固有思维,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发展。这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升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涵。要在乡村振兴中注入生态文化,传承历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注重文化融合,彰显文化元素,丰富和提升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品质,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让美丽乡村更具魅力。
  提升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涵,首先要充分认识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符合振兴乡村文化建设实际的规范和制度,重视各种文化元素的融合和注入,提升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品质,培育、提升乡村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建立健全宣传教育和工作协调的联动机制,形成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要把文化引导融入农村文化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发掘本土文化资源,尤其是本地的民俗文化、文化遗产及旧民宅、名木古树等的发掘保护,开发当地的人文和生态特色,注重文化场地设施统筹安排,打造文化长廊、文化团队、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品牌,搞好“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规划设计。
  提升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涵,要大力培育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坚持发挥农民在机制创新、组织带动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在制定村规民约时,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把文明公约、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进去,教育引导农民树立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价值理念,摒弃不文明的、落后的传统习俗,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展现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提高农民群众的内在素质。
  提升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涵,要着力挖掘保护、传承发展、全面展示乡村文化遗产。建立乡村非遗文化传承扶持基金,引导镇村及社会各界在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把当地的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融入乡村文化建设,建立非遗演示馆,加强传承、演示人员的培训,支持、扶助演示馆向村民、游客开放;加强与学校、企业的合作,对非遗进行研究、创意开发,把非遗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
  提升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涵,要在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中,尊重历史记忆,对于有景观价值和文化底蕴的旧宅民居及古树名木等历史遗存,应尽可能予以保留。在规划居民点、新建民宅或兴建旅游等配套设施建设中要注意运用地域文化元素或符号,在空间格局和景观塑造上力求展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美丽的田园风光,形成处处有景观、村村有韵味的自然文化景观。要通过农旅、文旅结合的方式,拓展当地产业品牌文化的外延,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
  提升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涵,要完善建设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要加强乡村文艺创作、文艺编导、文艺演出、文化管理等专业人员的培训培养;要举办农民书画展、摄影展、文艺汇演、体育赛事等,为农民群众搭起展示自我的平台;要鼓励农村群众以传统文化、当地风俗、美丽乡村为主题,自编、自导、自演文艺作品。要发掘当地民俗文化和节庆文化资源,打造具有产品展示的标志景观、种植观赏植物的视觉景观,帮助其提升特色、提高知名度,为乡村文化产业品牌搭台唱戏。
(据《陕西日报》)

版权所有:农业科技报社 陕ICP备0500157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网址:ylsx.nkb.com.cn  投稿信箱:ylsx@nkb.com.cn  新闻热线:029-87036602 87031518(兼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