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邹志荣:让人生在有温度的大棚里发光
  本报记者 李晓光
  如何让农业设施大棚一年四季花果满棚?日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邹志荣教授,经过32年的精钻细研,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构建日光温室主动采光蓄热的理论体系,让大棚主动采光、主动蓄能,温室整体采光量提高25%以上,温室内温度平均提高3.5℃,让农作物不同程度高产。
  潜心研究 成果丰硕
  1987年,31岁的邹志荣赴日本千叶大学学习,切身感受到我国设施农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1998年,邹志荣带领一群年轻教师试办设施园艺方向本科教育。1990年,根据自己在日本所学,邹志荣编写了我国第一本《园艺设施学》教材,随后出版了《设施园艺学》。200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准在全国第一个开设“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填补了我国本科教育在此方面的空白。
  目前,全国40多所高校设置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2000多名毕业生成为我国设施农业的中坚力量。此外,由邹志荣领衔编写出版了与专业有关的8本教材。2005年,他主持的“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新专业创建及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构建以复合型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科研成果 造福于民
  “温室结构简易、冬季低温和弱光问题严重,且建造成本较高。”邹志荣说。经过10多年的研究,邹志荣率先提出了温室主动采光概念并首次阐明了其理论依据;发明了基于主动采光理论的倾转屋面主动采光日光温室,实现较传统温室整体采光量提高25%,温度提高3℃~5℃。构建了结构+高效储能复合系统策略,发明了系列光温高效日光温室和专用相变材料。2017年,他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模块化土块快速成型机,突破了温室采光蓄热技术与墙体建造一体化瓶颈,解决了冬季低温弱光和建造成本高的难题。
  “科研成果首先应用到杨凌当地的实验基地,杨凌的农民成为首批受益者。温室内试验番茄平均产量提高15%。”邹志荣告诉记者,该成果创新发展了日光温室采光理论和光温高效结构关键技术,解决了因弱光低温困扰日光温室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实现了日光温室建造向智能化、集成化和工业化的转变。
  技术转化 振兴产业
  邹志荣认为:“杨凌10万亩基地就是要做好样本让农民看到成果,许多企业来了之后也是先看基地,没有推广价值的花架子对农民来说增收是没有参考价值的。在这一点上,他不仅带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队积极参与规划设计与建设了杨凌现代农业园区,建议杨凌联合全国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进驻,共同研究和发展。现在进入杨凌落户的企业大概有七八百家,其中包括加拿大、荷兰、韩国等国企业。”
  2010年以来,邹志荣带领团队考察与指导我国西北设施农业生产,并访问了俄罗斯、荷兰、以色列等国,计划把日光温室技术推向这些国家,把自主产权的产品推广到丝路沿线。

版权所有:农业科技报社 陕ICP备0500157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网址:ylsx.nkb.com.cn  投稿信箱:ylsx@nkb.com.cn  新闻热线:029-87036602 87031518(兼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