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实施“3631”方略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第04版:政策解读
第05版:公益广告
第06版:综合新闻
第07版:综合
第08版:综合
标题导航
你的10月份工资条有啥新变化?
有了“家福贷” 幸福不等待
为医改添活力 为群众增便利
版面概览
联系我们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医改添活力 为群众增便利
示范区推进医联体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让医生多跑,病人少跑,示范区积极建设医联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了区内医院诊疗能力,为医疗改革注入了活力,给群众就医带来了便利。特别是今年以来,示范区医疗卫生系统通过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实现了区内医疗机构间优质资源互通共享,区外同西安三甲医院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在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助力健康杨凌建设、提升营商环境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优质资源联合共享 助力区校融合发展
“在家就能享受到医院上门服务,示范区的医疗卫生服务越来越好了,真的很感激。”在提到示范区医院组织医疗团队上门送医疗服务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立科教授赞叹不已。今年5月份,李立科教授因心脏病入住示范区医院心血管科,经精心治疗康复出院。出院3天后,医院又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上门随访服务,对李教授进行了身体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了用药,同时交代了注意事项及科教专家绿色就诊通道的联系方式。今年以来,示范区医院积极践行为科教专家当好“五星级服务员”的承诺,推出了诸如设置专家教授窗口和专用病房、建立双向转诊会诊平台等以服务科教专家为主的系列改革措施。目前,示范区医院已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184名科教专家、32名劳动模范建立健康信息档案,为14名科教专家提供慢性病上门服务、建立电子信息病历,周到服务赢得了科教专家的一致好评。
据了解,为深化医疗卫生领域区校融合发展,保障区内科教人员高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今年,示范区医疗卫生系统不断深化区校医联体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区医院区域医联体龙头作用,加大对农林科大医院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由示范区医院组建高质量的医疗团队,长期入住校医院开展诊疗活动,“上门”服务两所大学教职员工并全面帮扶校医院发展,同时在示范区医院内为科教人员就诊、转诊住院开辟了“绿色通道”、预留了床位等资源,全力满足科教人员就医需求、带动校医院发展。同时,推动区内优质医疗资源实现互通共享,农林科大校医院等医疗机构与示范区医院相关检测、化验实现了互联互通、数据实时在线传输、研判、会商,建立了住院病人双向转诊、会诊“绿色通道”,实现了示范区医联体之间人才共享、技术支持、检查互认、服务衔接的“互联网+医疗”融合发展和紧密型医联体模式。
医联体紧密合作 方便群众就近看名医
今年4月17日,陕西省人民医院专家团队在揉谷镇卫生院开展了大型义诊活动,吸引了200多名群众前来咨询就诊。来自揉谷社区的赵师傅做过心脏支架手术并长期受“三高”困扰,听说省人民医院专家要来家门口义诊,当天,他拿着各种检查单早早地等在义诊现场。专家在详细了解赵师傅病史后,就病情、注意事项写了处方单。赵师傅高兴地说:“由于身体原因,出趟门不方便,这次在家门口不用挂号就享受到了这样高水平的诊疗服务,真是太感谢了。”作为紧密医联体合作双方,义诊结束后,省人民医院的专家团队还到示范区医院开展了座谈交流、学术讲座、现场教学指导等对口支援活动,巩固了双方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双向转诊等方面的合作。
这是示范区全面深化示范区医院与以西安为主的三甲医院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合作的一个缩影。目前,示范区医院已与陕西省人民医院等9所西安三甲医院实现了医联体合作,与西安市儿童医院等4所三甲医院开展了专科医疗协作。据了解,示范区医院已经加入了西安市儿童医院牵头成立的“陕西省儿童医疗联合体”,儿科骨干医师已经开始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学习进修,建立了专家会诊及急危重症患儿“绿色通道”并实现顺畅运行;加入了由西安市第四医院牵头成立的西部眼科联盟,确定眼科全方位由西安市四院托管,建立了专家来院手术及急重症上转“绿色通道”;西安市中心医院已确定全面帮扶示范区医院神经内科、心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5名专家已经到院开展帮扶;在加入西安市红会医院牵头成立的“陕西省骨科医疗集团”的基础上,已选派1名骨科副主任医师前往红会医院进修学习,争取在红会医院帮扶下尽快成立独立的脊柱外科,通过2-3年的努力,达到三甲医院治疗水平。
建立医联体,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实现联合共享,优势互补,已成为推动医疗资源下沉,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重要途径。示范区医疗卫生系统将一如既往践行“五星级服务员”标准,加快推进各类医联体建设,整合和统筹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为区内老百姓健康保驾护航。(时艳英 李哲)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版权所有:农业科技报社 陕ICP备05001571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网址:ylsx.nkb.com.cn 投稿信箱:ylsx@nkb.com.cn 新闻热线:029-87036602 87031518(兼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