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日,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出台《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意见》结合杨凌实际,就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五个扎实”要求,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
工作目标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总目标,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增收致富,确保乡村振兴引领全省、走在全国前列,为谱写新时代示范区追赶超越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工作任务 ◆2018年,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杨凌示范区(杨陵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年—2022年)》编制工作。启动实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力争2018年实现农村厕所革命、雨污管网、污水收集处理、湿地建设“四个全覆盖”,初步建成美丽宜居乡村8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确保83户精准脱贫户全面脱贫。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和示范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特色农产品供给质量明显提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基本相当,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建成美丽宜居乡村30个,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对人才吸引力明显增强,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基本完善,党对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建立健全。
◆到2025年,乡村振兴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全区农村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绿色生态成为杨凌农村的靓丽名片,建成美丽宜居乡村50个;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建立健全,建成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标杆区。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重点工作 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1.打造杨凌“种业硅谷”
2018年,力争省证企业达到15家以上。2019年,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种子产业园各项建设任务,产业园进入良性运营发展。
2.坚持农业园区化发展方向
到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现代农业三大体系进一步完善,特色现代农业得到长足发展。
3.培育发展特色农业品牌
2018年,创建标准化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1000亩,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品一标”产地认证面积达到3万亩,设施果蔬产品100%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有机农产品认证达到50个,2020年实现杨凌绿色果蔬全覆盖。
4.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坚持以工业化、市场化的手段和思维,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成片带动乡村振兴发展。
5.开展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2018年,建设3个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实训基地。到2020年,形成国家级农业培训基地,创建国家级示范社10个、省级示范社20个、省级家庭农场25个。
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 1.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力争2018年实现农村水冲式厕所、雨污管网、污水处理、湿地建设“四个全覆盖”,探索污水处理的“杨凌经验”。2018年实施并完成农村点亮工程、广播电视网络覆盖工程和饮水安全工程,成功打造全域美丽乡村样板村1个,“一村一业、一村一韵”乡村振兴示范村8个,美丽宜居乡村20个以上。
2.加强绿色生态建设
大力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建设。
3.加快特色小镇建设
2019年首先实现秦丰社区集中居住目标,逐步实施毕公、蒋周李、斜王上、新集4个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区的规划和建设。
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1.突出抓好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广泛开展“厚德陕西·德耀农城”道德实践活动和“文明从我做起、共建美好杨凌”“优良家训进万家”“家风文化联展”等主题活动,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和身边好人,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良好社会风尚。
2.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进一步夯实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农村基层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3.大力发展和培育文化产业
加快示范区文化产业发展,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大做强研学旅行。
4.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
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农民文明素质提升工作,到2020年区级以上文明村镇达到村镇总数的80%以上。面向社会公开公共课程信息,全面提升杨凌群众知识文化素养。
以治理有效为基础,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全面小康,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
2.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围绕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大力推行村规民约和农户承诺制,实行村规民约负面清单制度。
3.建设平安乡村
深入推进“网格化+微民生”工程,健全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
以生活富裕为根本,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1.加大科技扶贫力度
通过建立交易平台、加强信息管理、提高转化收益等政策措施,促进各类农业科技成果在示范区内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大力促进农民增收
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认真落实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创业。
3.提升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健康杨凌建设,提升农村幸福院服务功能。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创新乡村振兴体制机制 1.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从2018年起,每年完成10个村的房地一体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拓宽农民、农业融资渠道。
2.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全面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加快实现农村承包土地信息联通共享。
3.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加快农村“三变”改革,实施“试点推进”行动,进一步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明确集体资产权属、激发集体资产活力,力争三年内全面消除集体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村。
以资金人才为支撑,引导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 1.加大财政资金支农力度
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创新金融扶持政策
充分发挥各个融资平台作用,创新投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融资需求。
3.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
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的干部,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
4.加快区校融合发展
切实做好驻区高校和单位服务保障工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全国一流职业大学”当好“金牌店小二”和“五星级服务员”。
5.引导工商资本和城市居民参与乡村振兴
制定出台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和城市居民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促进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