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新集葡萄熟了 村民乐了
精心包装准备出售 本报记者 行波 摄

  本报记者 王晓艳
  从7月份开始,揉谷镇新集村党支部书记陈增科的电话几乎就没有消停过。但对此陈增科并不反感,因为每一通电话“要么是来问还有没有葡萄的,要么就是要技术员的”。
  新集村有着30多年的葡萄种植历史,这里的村民几乎家家户户种葡萄,“新集葡萄”已成为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这里的葡萄有名,这里的种植户的种植技术更是名声在外,许多种植户从“吃苦受累的泥腿子”摇身一变成为葡萄专家,走南闯北大发葡萄财。
  广种葡萄,小小葡萄让新集村尝到了“甜头”
  8月7日,气温37℃,浙江客商程文华开着他的加长厢式大货车,再次稳稳地停靠在了新集村种植户佟建堂的葡萄园外。装箱、过秤、上车……佟建堂和同伴们忙得不亦乐乎。
  “不热,葡萄收获的时候,就是咱农民收获财富的时候。”提到自己的葡萄,佟建堂笑得合不拢嘴。“咱的葡萄品质好,个大、糖分又高,供不应求,保守估计6亩地差不多能卖12万元左右。”
  正如佟建堂所言,每年8月正是新集葡萄上市的时节,也是新集人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新集村2200多亩葡萄园处处弥漫着葡萄的清香,全国各地的客商冒着酷暑云集于此,村民、客商的心情也正如这天气一般热烈似火。
  新集村自1986年开始种植葡萄之后,就逐渐走上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之路。“开始时葡萄种植面积只有500亩,亩收入也只有1000多元,产业发展非常艰难。”陈增科介绍,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集村积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大力发展鲜食葡萄与葡萄育苗为主的特色产业,成立了杨凌新集先锋葡萄专业合作社,采取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品牌、统一价格指导的“四统一”运作模式,葡萄品质得到全面保障。如今,新集村葡萄种植面积2207亩,葡萄育苗圃700亩,涵盖巨峰、夏黑、户太8号等名优品种,仅葡萄产业一项村子年收入4000多万元,人均可收入2万元,真正做到了产业富民。
  种植户变身葡萄专家,技术输送到全国各地
  30多年的种植积淀,令“新集葡萄”成了一块金字招牌,深受市场欢迎,新集村种植户的种植技术更是名声在外。
  “过去咱农民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以种地为生,和“技术员、葡萄专家”八竿子打不着。可如今,咱也是拿着‘身份证’领着20万年薪的葡萄技术员了。”村民陈随军骄傲地说。
  到湖北、到广西、到宁夏……和陈随军一样,如今,在新集,有10多位葡萄技术员,他们手持职业农民证书和农民技术员证,走出杨凌、走南闯北,将新集先进的葡萄种植理念和管理技术输送到全国各地。
  “以前村民们不懂也不会作务葡萄,全靠经验,辛苦一年几乎没什么收入。”陈增科说,后来在农业、科技等部门的组织下,借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个平台,村里在农闲时节常年组织村民开展葡萄种植技术培训。“在专家们精心指导和培养下,村里葡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品质越来越好,村里的葡萄管理技术人才也在逐年增加。”陈增科介绍,截至目前,全村有150多名村民经过专业培训考核,拿到了职业农民证书和农业技术员证,其中有10多位村民被高薪聘请,这些人在服务自身的同时,还把技术输送到全国各地,为全国农业发展贡献了“杨凌力量”。

版权所有:农业科技报社 陕ICP备0500157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网址:ylsx.nkb.com.cn  投稿信箱:ylsx@nkb.com.cn  新闻热线:029-87036602 87031518(兼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