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实施“3631”方略 我们在行动
第04版:综合新闻
第05版:民生视点
第06版:现代农业
第07版:综合
第08版:视觉新闻
标题导航
高温下 他们接受“路烤”
强力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 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版面概览
联系我们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示范区社会事业局
强力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 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引人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自去年7月1日实施至今已满一年。乘着国家鼓励发展中医药的东风和当下示范区大力实施“3631”方略的浓厚氛围,示范区社会事业局顺势而为,以“金牌店小二”的精神不断“激活”中医药服务能力,给老百姓带来诸多实惠,为护佑民生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优配套筑网络 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
为贯彻落实好《中医药法》,去年11月底,示范区制定《杨凌示范区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7—2030)实施分工方案》,从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等方面制定了详细实施措施。半年多来,示范区社会事业局强力推进措施落地,在健全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上取得明显成效。
示范区社会事业局着力推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目前,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已设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配备了中医药专业人员;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村卫生室中共有60余名“能中会西”乡村医生,占村卫生室医师总数的60%以上。同时,示范区医院以创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为抓手,发挥综合医院中医优势,突出专家特色,不断加大中医药专业人才招引力度,加大中药房的建设力度,加强中药饮片质控,做到“有房有人有设备”,有力支持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谋创新增便利 构建多元化中医健康服务
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中医医疗服务流程进行智慧化改造,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腿”的就医便利将走进示范区中医诊疗机构。社会事业局正着力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服务,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建立跨医院的中医医疗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将利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广泛开展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健康咨询等便捷服务。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中医医疗服务应用。便捷、共享、精准、智能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普及指日可待。
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是中医药的主要特色和优势。社会事业局主导实施了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示范区医院已建立“治未病”中心,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健康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积极拓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的中医康复机构,促进中医技术与康复医学相融合,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建立康复科或康复中心,为残疾、工伤、病后康复等人群提供中医药特色康复服务,还将创建一批中医特色康复示范基地。同时,建立中西医结合创新研究平台和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机制,实施重大疑难疾病和重大传染病的中西医联合攻关,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强化中西医临床协作,提高重大疑难疾病、急危重症的临床疗效。
社会事业局还统筹抓好示范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工作,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着手创建一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示范基地,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于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理疗、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在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方面,鼓励社会资本发展中医药养老服务,并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建立老年病科,与区域内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建立托管、协作、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目前,全区65岁以上老人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和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均达到40%以上。
破障碍去烦苛 释放政策活力鼓励中医药发展
社会事业局积极贯彻落实中省鼓励中医药发展的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含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对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提高10%,起付线降低30%的政策;对定点医疗机构使用符合规定的中成药、中药饮片、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药院内制剂诊疗疾病产生的费用,予以全额报销。在城镇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方面,将目录中的中药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鼓励群众看中医,用中药。
破除藩篱,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示范区根据执业技能探索实行分类管理,落实中医诊所举办备案制管理办法、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和注册办法,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和村开办中医诊所。同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与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享有同等权利。对社会资本举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诊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作布局限制。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在基层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
此外,示范区还从加强中医药理论方法继承、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挖掘、中医药师承教育入手,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各项工作。一系列落实中医药法的举措,是社会事业局在推进示范区中医药发展方面践行“3631”方略的有力体现,正强力推进示范区中医药健康服务不断发展,也让群众在中医药多元健康服务上拥有更多获得感。(时艳英 李哲)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版权所有:农业科技报社 陕ICP备05001571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网址:ylsx.nkb.com.cn 投稿信箱:ylsx@nkb.com.cn 新闻热线:029-87036602 87031518(兼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