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索洛湾村,天空碧蓝如洗,空气中弥漫着黄土初翻的芬芳。索洛湾村党群服务中心对面的广场上,几位上了年纪的村民在晒太阳、拉家常。
曾经,索洛湾村是一个“地少不保收、雨天两腿泥、人往外面跑”的穷山村。2000年,23岁的柯小海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索洛湾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抓党建、强设施、建产业、兴旅游、促脱贫,如今的索洛湾村,家家都有汽车,家里都摆放着村里统一发的冰箱、电视等电器,索洛湾村成为陕北乃至全省闻名的“明星村”。索洛湾村的带头人柯小海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业科教兴村杰出带头人”“陕西省郭孝义式的优秀党支部书记”“陕西省新农村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并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十三届省委候补委员。
“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双龙镇索洛湾村位于黄陵县城以西47公里的大山深处,由于位置偏远、产业单一,过去一直靠天吃饭。2000年以前,全村人均年收入长期停留在800元左右。
“1999年,我被选为索洛湾村的小组长。当时,村上有102户412口人,没有一户村民家里的米缸是满的,乡亲们几乎每个月都要去邻村借米、借面。村里姑娘外嫁尚好,小伙子就惨了,外村的姑娘不愿意到穷窝子来受罪,不少小伙子30多岁了还单身。”谈起当年索洛湾村的情况,柯小海感慨万千。
2000年,擅长经营的柯小海当选为索洛湾村党支部书记。
通过广泛考察,并与专家们反复论证,柯小海在村民大会上宣布索洛湾村的“翻身仗”要从三方面来“打”:一是引进优质蘑菇、香菇的培植技术,这两种菌类是饭店和城里人们餐桌上的必备食物,需求量大,前景好;二是建设蔬菜大棚,索洛湾村空气清新、灌溉方便,如果把鲜嫩的蔬菜向城镇供应,效益一定不错;三是发展养殖业,索洛湾村依山傍水、土地肥沃,发展养殖业肯定比种粮食强!
在柯小海和村“两委会”班子成员的耐心说服下,索洛湾村共有29户村民加入了尝试产业发展新路子的行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索洛湾村先后建成了40座蔬菜大棚,培植了600平方米的蘑菇、香菇。当年5月第一茬蔬菜上市时,这两个项目就有了很好的收益。当村民们看到一筐筐鲜嫩的蔬菜运往山外时,当柯小海的蔬菜大棚不到两个月就收入了7000多元时,当大家算清了种一茬玉米需半年生长期亩产值却不足300元,而大棚菜生长期仅有两三个月,亩产值却能达3000元以上这笔账时,没搞大棚蔬菜种植的村民后悔了。
第二年,索洛湾村先后建成蔬菜大棚116座,实现户均一座棚。随后,村民中出现了稻田养鱼专业户、养鸡专业户、养牛专业户……
为了更有效地协调生产和销售的关系,柯小海带领村民整合了原有的3个小合作社,成立了索洛湾轩辕土特产专业合作社,吸纳成员58人,通过提供产前揽订单、产中助管理、产后帮销售服务,帮助村民科学种植,共同打造索洛湾农产品品牌。同时,合作社还积极开展线上线下销售,在淘宝、乐购等电子商务平台开办了6个网点,在西安、延安、宜川等地开办了8个实体店,实现了农户与消费者的“双赢”。
“小海脑子活,胆子大,看得远,能干事,没有私心。”索洛湾村老支书路建民说。在村里人看来,从“娃娃支书”到一步步赢得村民的信任,柯小海凭的就是“没有私心”。
柯小海说:“我就是想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党员就是要为群众办实事” 柯小海一上任,就制定了村干部“三不三要三规范”制度,即不贪不占不拖拉,要勤快要务实要敢负责,理论学习经常化、事务决策民主化、财务管理透明化,实现了村务管理由“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
2003年,黄陵矿业集团二号煤矿入驻索洛湾村,矿区运煤的车辆乱停乱放,不仅堵塞交通,还存在安全隐患。柯小海看到了索洛湾村产业转型的机遇。全体村民以入股的形式,建成村办停车场和现代化洗车场,年收入达300余万元。从此,索洛湾村村民开始享受集体分红,最多的一年每人分到了1.7万元。
2013年,黄陵国家森林公园在索洛湾村附近开工。柯小海认为,这又是一次机遇。在村支部会上,他提出要发展乡村旅游,实施“满天梁”景区开发、沮河漂流等项目,实现索洛湾村产业转型发展。
索洛湾村的乡村旅游建设红红火火开展起来,修建了129套乡村民居,实施鱼池沟景点开发、沮河漂流、仿古牌楼建设等项目,建起了半亩田生态园、生态花园餐厅、亲水栈道,形成集三产服务、游览观光、乡村民宿为一体的“世外桃源”,等待着游客的到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17年来,索洛湾村村级产业一步步转型升级,集体经济一步步发展壮大,群众生活一步步奔向小康。在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中,索洛湾村党支部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的信念从未改变。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上任伊始,柯小海就下定了改变穷困面貌、帮助村民致富的决心。作为索洛湾村党支部的“主心骨”,柯小海说:“只要认定是对村民有益的事情,我们就要干,而且要干出名堂来。”正是他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让索洛湾村的干部群众走上了一条符合村情的发展路子,实现了“温饱—增收—小康”三级跳。
村集体有了收入后,索洛湾村“两委会”商议,要把钱花在村民身上。根据大多数村民的要求,村上决定实施由村集体出资的六大福利:统一配发电视、冰箱、电脑,配齐网线、闭路线,保证村民的信息需求;统一配发米、面、油及香皂、肥皂、毛巾、手套、洗衣液等,保证村民日常生活的需求;统一缴纳养老金、医疗保险金,保证村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组织村民外出旅游、观摩,开阔眼界;对因疾病造成生活困难的个别家庭,除给予重点帮扶和照顾外,每月按人发给低保金500元;村里考上大学的学生,村上给每人奖励5000元。
如今,除了享受村集体的福利外,索洛湾村村民还有年均分红5000多元,人均收入突破2.8万元。索洛湾村村民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陕西日报记者 王雄 李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