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示范区召开座谈会纪念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
  本报讯(李晓春 记者 行波)6月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示范区召开座谈会,纪念著名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洪璋诞辰100周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西北农业大学校长张宝文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张宝文在讲话中指出,“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作为农业大学,育种是基础,是最重要的基础。赵洪璋院士作为西农土生土长的小麦杂交育种专家,他把小麦当作自己生命的全部,把为人民做实事当成自己的毕生信仰,矢志不渝,先后育成以“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为代表的四批优良小麦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达9.5亿亩,增产小麦约256亿公斤,为解决农民温饱、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著贡献,他的丰功伟业将永垂青史。他要求:一是要学习赵洪璋院士报国为民的情怀和品质,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努力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新篇章;二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好支撑引领作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更多的西农智慧和西农方案;三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积极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不断满足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为实现科技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供给;四是大力传承和弘扬“西农精神”,扎根杨凌、脚踏黄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持续贡献西农力量;五是强化“一流”意识,增强“一流”本领,早日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立新功、再铸辉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兴旺在讲话中简要回顾了赵洪璋院士的一生。他强调,学习赵洪璋院士,弘扬“西农精神”,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实干奋斗,坚持开拓创新,把学校建设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西农力量!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婧在讲话中指出,纪念赵洪璋先生,既是缅怀过去,也是更好地面向未来。赵洪璋院士这种“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精神,是推动杨凌发展的宝贵财富,是推动杨凌发展的强大动力。
  李婧指出,示范区上下要学习、弘扬、积极践行“西农精神”,使其在推动杨凌实现追赶超越的进程中,汇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她希望区校双方强化融合发展的各项机制,携手推进“双一流”建设和示范区各项事业更快发展,共同把杨凌打造成为绿色宜居美好的田园新城。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刘宽忍在讲话中指出,在此缅怀赵洪璋先生的事迹,就是要学习弘扬先生的奉献精神和高尚人格,在学校发展历程中探寻西农故事,凝练学校文化精髓,强化“西农精神”和校园文化建设,培育优良教风、学风、校风,为学校“四个一流”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为陕西省追赶超越新征程,为乡村振兴战略新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巡视员刘艳在讲话中希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广大科教人员继承和弘扬赵洪璋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科学报国,为民造福的光荣传统,深入探索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在农业科技重大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培养更多有思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才俊,建设农业现代化强国和科技强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校长孙其信在发言中指出,我们要学习、传承、发扬赵洪璋院士精神,推进人才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推进高等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赵洪璋院士的硕士研究生、河南农科院小麦研究所许为钢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赵洪璋院士亲属代表等分别进行了发言。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原副书记、原西北林学院院长陈存根教授,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吴前进,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副主任、中国农学会副秘书长王甲云,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邵向农,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副书记李智军,陕西省政府学位委员会秘书长袁宁;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山仑以及中国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等有关单位代表出席座谈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吴普特主持座谈会。
  示范区领导李九红、刘天雄参加座谈会。

版权所有:农业科技报社 陕ICP备0500157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网址:ylsx.nkb.com.cn  投稿信箱:ylsx@nkb.com.cn  新闻热线:029-87036602 87031518(兼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