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专刊
第06版:综合
第07版:综合
第08版:综合
标题导航
杨凌职院组织处级干部赴宝鸡开展党风廉政暨革命传统现场教育活动
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厅领导及相关专家观摩赵瑜小麦新品种
杨凌职院荣获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商务技能”赛项二等奖
杨凌职院创新多元教育扶贫模式 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杨凌京东思扬便利店开业
版面概览
联系我们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凌职院创新多元教育扶贫模式 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近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主动融入国家“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战略,以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目标,将办学与扶贫有效结合,通过实施职业农民学历教育、建立职业农民培育学院和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使职业教育成为智力扶贫和技能扶贫的“直通车”,初步形成了产教融合、校地联动、工学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
——实施职业农民学历教育,助推农业转型升级。2016年9月,杨凌职院招收18名富平县职业农民、32名杨凌村干部来院进行为期三年的专科阶段学习,标志着我国首个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班正式开班。为做好职业农民学历教育工作,该院一是制订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在与富平县和杨陵区人民政府多次沟通的基础上,签订招生合作协议,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录取富平职业农民和杨凌村干部分别到学院农业生物技术专业和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学习。二是量身定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分别制订富平职业农民学历班和杨凌村干部学历班的人才培养方案,从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三方面对人才培养规格作出了定位。组织任课教师专门编写了《农药化肥安全使用》、《农产品安全保护》等14门课程的教材,并在教学组织、授课方式和学生管理等方面,把学历教育和实用培训紧密结合。三是加强教学管理,打造高效教育。选派年龄大、责任心强、知识结构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给两个班代课,配优配强教师队伍。采用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教学与农闲季节相结合的多种教学与组织管理形式。四是创新学生管理,激发办学活力。两个学历班都实行“双班主任制”,由学院和当地政府分别安排辅导员和工作人员共同担任班主任,分别负责学员校内和校外的安全教育、日常管理考核工作。学员在校期间可参与学院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奖学金等各项评优选先活动。
2017年秋季开学,杨凌职院又招收了来自富平、杨凌和眉县的112名农民学历班学员。今后,学院将进一步扩大招生范围,让更多职业农民和村干部都有机会踏入大学校门。
——建立职业农民培育学院,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近两年,杨凌职院充分发挥农科教一体化办学体制优势,成立职业农民培育学院,为提升农民文化素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履行责任担当。一是将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列入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在陕西省建成10个县(区)职业农民培育学院,以造就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二是根据陕西自然地理特征,在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分别选建职业农民培育学院。学院先后在关中的杨陵区、富平县、彬县、周至县、眉县、麟游县和旬邑县,陕南的镇坪县、太白县,陕北的洛川县等,建立了10个县(区)职业农民培育学院,累计培训职业农民超过2万人次。三是结合县情民意,制订培训计划。学院积极与各县(区)人民政府深入交流,按照县域产业和群众意愿,重点围绕经济作物、特色养殖、农副产品储运加工营销、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多方面,科学确定专题,合理设置科目,认真制订培训计划。四是坚持“四个结合”,创新培训方法。培训中,学院组织专家教授结合当地农民群众的自身特点和产业需求,坚持系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基地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巡回培训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创新方式方法,突出培训效果,使一批又一批农民成为带领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羊”。
——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杨凌职院积极引导学校教师胸怀国家、情系三农,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主要途径,让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齐头并进。一是开展适用技术培训。组织农业专家常年活跃在省内重点扶贫县(区)的生产一线,通过科技培训、人才培养、项目引进、产业扶持,将原本薄弱的产业打造成为富民惠民的产业。二是推行科技包村制度。主动和省内部分重点扶贫县(区)结成帮扶对子,由当地政府确定产业发展目标,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承包队,采取群众“点菜”、学院“端菜”的方式,开展一对一帮扶。三是加强示范基地建设。以产学研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培植科研项目,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技术指导,使基地建设、科技推广、扶贫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深化“学历+技能+创业”型农民大学生的培养,在办学体制机制、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模式上不断创新,使每一名从杨凌职院走出的农民大学生,都能依靠所学知识和技术发家致富,并带动更多农民走上小康道路,全力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杨职品牌”。
(陆敏)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版权所有:农业科技报社 陕ICP备05001571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网址:ylsx.nkb.com.cn 投稿信箱:ylsx@nkb.com.cn 新闻热线:029-87036602 87031518(兼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