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春光里,农民队伍不断走向融合,种植品类更新换代提速,技术领衔农业生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越走越壮大,大农业思维正在逐步搭建,启示着我国未来农业生产的新图景
被誉为中国“农科城”的陕西杨凌,是我国首个设立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春耕之际,走在杨凌的田间地头,《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到,满眼春光里,农民队伍不断走向融合,种植品类更新换代提速,技术领衔农业生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越走越壮大,大农业思维正在逐步搭建。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气息的“农科城”春耕图里,启示着我国未来农业生产的新图景。
从“土专家”到“土博士”:“农民”队伍走向多元化 48岁的职业农民王中来双手一背,腰杆儿笔直地站在自家大棚里,满面红光,滔滔不绝:“我棚里草莓有17个品种,采用立体化种植,别人一亩种8000苗,我种15000苗。”比起农民身份,他更看重前缀“职业”二字:“职业化是未来农业对农民的要求。”为此,他要求自己“要翻看农业杂志,善于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要和教授交朋友,还要出国学习提升”。
像王中来这样的职业农民在杨凌不在少数。仅2017年杨凌就培训技术农民4.6万人。截至2017年底,已有1.2万余人拿到农民技术职称证书,农民职业化正成为一种趋势。
作为杨凌示范区最早的一批职业农民,揉谷镇的罗恩后如今拥有一家种子公司、一个专业合作社,还有专门搞研发的种子研究所。他的专长是洋葱新品种选育。“搞这一行已经有30个年头了”。由他主导选育的“秦红宝”洋葱新品种是陕西的名牌产品;他不需要推销员,买家自会寻着他的名头跑到杨凌找他买种子,销售收入一年有1000多万元;他的种子不但卖到国内20多个省区,就连俄罗斯、韩国、日本、比利时等国家也有稳定客户。
春耕队伍里不仅有年长的“土专家”,还有年轻的“土博士”。31岁的姜义亮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在读博士。2016年,作为创始人,他与同为博士的高海龙、沈锋、李鹏飞等人成立了一家生态技术公司,专门从事土壤检测、土壤改良与修复等技术服务。
“我们参与指导和改良的毛乌素沙漠、陕西蓝田县和甘肃庆城县等地的土壤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姜义亮说,“供给侧改革下,更多像我们这样的服务行业也可以参与其中,并且大有作为。”
不少返乡农民工也重新亲近土地。“我的合作社有80户社员,其中60户都是返乡农民工。以前他们在城市揽活,现在在家门前从事种养。”杨凌农士达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汤新国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从“大棚菜”到“大棚果”:供给侧紧盯市场端 35岁的汤新国是“归乡潮”中的一员。“2010年左右,我们杨凌的设施农业发展很快,搞得很红火,加上我家也有8亩地闲置着,就想回来试试。”
“搭棚、买种子、除草,别人咋来我咋来,没想到第一年4亩西红柿就赚了12万元。”尝到甜头后,汤新国与80户农民一起成立了合作社,集约了146个大棚,并且硬化路面、盖仓库,放手大干一场。
2016年,他分出8个大棚尝试种植南方水果火龙果,收益颇丰。“西红柿行情不错的时候一亩赚3万多元,而火龙果一亩就可以赚10万元,并且在地头就卖完了。”2017年,他又引进试种了百香果、莲雾等多个热带品种。“今年还要引进30多个品种,提升更新换代速度。”
“调整种植结构说到底还是要紧盯市场需求,跟紧市场错不了。”对于种什么,汤新国有自己的想法。“‘大路菜’我们也不能放弃,但是要转换销售方式。比如我们最近就在和一个火锅企业谈订单销售,让‘大路菜’也卖出好价。”
陕西金棚种业公司是一家老牌种子研发机构,从2002年起一直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番茄育种企业。2010年,公司入驻位于陕西关中平原的杨凌示范区,借助那里的科研和政策优势,企业选育的番茄种子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番茄品种之一。
近几年,陕西金棚种业公司的销售方式也开始从以往的按斤称转变为论粒卖。“我们一般以1000粒作为一个包装,重量在3至4克之间。种子类别和品质不一样,售价在200至350元不等。”公司杨凌研发基地办公室主任李永宁说。
对于按粒卖的原因,他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人心,农民精细化、科学化种植观念不断增强。不但要求“一穴一苗”,而且正着力追求提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经济效益。此外,市场和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作物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这些因素都倒逼公司不得不提升种子质量。
“为了提升种子质量,近年来我们的研发投入占比不断增加,以前每年研发投入两三百万元,现在每年科研投入五六百万元,已经占到销售额的25%,并且还有不断加大的趋势。”李永宁说。
从“大水漫灌”到物联网干预:技术引领现代农业未来 大棚里的瓜种没播在地里,而是着床在地上的“有机枕”里;纳米膜电热水机组让大棚也能变频加热;给牛槽装上特制设备,有效防止牛只吃饲料不吃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杨凌采访发现,技术正引领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作为杨凌锦田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务农九年的职业农民李海平认为“勤劳不一定能致富,但技术可以。”为此,他种植的葡萄和猕猴桃,不但种类甚多,而且灌溉和施肥方法也不大一样。为了提高品质,他专门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对土壤进行检测,在种下果苗后,还为果苗“定时喂养”。
“以前我们都是开春一次性施肥,但是植物不同生长阶段需要的营养不一样。”李海平说,“现在,我们大棚都建有物联网系统,灌溉系统也已经更新,可以做到营养定时定量供给。”
技术提升带来高性价比。“过去灌溉500亩地,需要3口井白天黑夜持续浇水25天,一口井一天就需要500多元电费。采用新灌溉系统后,四五天时间就能够完成,而且可以控制大棚内的湿度。”李海平说,“我们还尝试施用液体肥,肥料跟着灌溉系统走,不让土地喝白水。这种方法会控制施肥量,不会导致肥料过剩,引起土壤板结,影响长期耕种,十分环保。”
科学种植,技术领先,李海平的葡萄和猕猴桃不但价格坚挺,而且销售火爆。“现在一个大棚可以赚12万元。去年以来,全国各地的人来参观学习。现在售苗成了又一收入增长点,快赶上水果的收入了。”李海平说。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天雄说,杨凌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着农业现代化水平,并且一些农业科技项目也正在广泛推广,惠及更多地区。“我们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四川省广元市、绵阳市等地就签订了加强农业科技及产业协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框架协议,已经新发展法人科技特派员10人、自然人科技特派员72人,一些新技术将逐步造福这些地区的农业和农民。”
从请教本土专家到出国研学:建构大农业思维 采访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发现,无论是职业农民还是农业企业,他们的“朋友圈”中都不乏农业领域的专家教授。与此同时,一些职业农民也开始把视角对准国外,试图走出国门,从更为先进、成熟的农业思维和农业产业里寻求进一步发展的妙药灵丹。
罗恩后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他的“师傅”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郭芝青。“上世纪90年代,就是在郭教授的指导下,我成功选育了‘秦红宝’这个洋葱新品种。”罗恩后说,目前退休后的郭教授仍是他们公司的技术顾问,对技术研发和企业发展贡献很大。
在王中来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内,每一个大棚都种着不同品种,而且每一个大棚都有专家“因棚施策”。王中来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李华、张显、杜军志等都是他的朋友兼参谋。“有啥不懂的就去问,他们也会到地里亲自示范指导。”
目前,杨凌拥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科教单位,有60个国家和省部级研发平台,聚集了70多个学科,近6000名农业科教人员,他们已经成为杨凌农业发展的重要智囊团。
对于杨凌颇有名气的“土专家”马新世来说,去年12天的美国农业考察让他开了眼界,甚至在一些方面颠覆了他有关农业的既有思维。
“我们收完庄稼后都习惯翻土犁地,但是国外并没有这样做。”马新世拿出他特意在一所大学拍下的对比试验,“这个试验主要用于对比土地免耕与犁耕后土壤水土流失情况,试验表明,反复犁耕才是造成水土流失的真正原因。”
李海平也是去年前往美国考察的成员之一。“一个叫PG的农场,面积有6万多亩,平时农场的运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一共就20多人,机械自动化水平很高,而且还利用遥感技术实时了解农场情况。人家还用大数据云平台对农场的各个生产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处理,十分精细化,让人很羡慕,也是我们回来后要努力尝试的方向。”
“美国农业运用的是精细化管理,量化指标生产。他们了解每一块土地的情况,运用了各种先进科学技术来指导整个农场的运营,真正做到了精准农业、安全农业、高效农业。”让随行的陕西大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周欣感触最深的是,当地对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的研究都非常系统,而且非常透彻。
“一些研究方向看似是与农业有关,但是更深层次的是与生态有关,致力于推广生态农业理念”,而且他们将农业与其他产业不断融合、做大,真正形成了大农业格局。“这些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发展理念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周欣最后说。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书云 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