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政府帮 自己干
李台街道办南庄村贫困户李新宽: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本报记者 王晓艳
  1月31日凌晨4点,当很多人还沉浸在甜蜜的睡梦中时,李台街道办南庄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贫困户李新宽和妻子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小心翼翼地掀开铁甑一角,查看甑糕色泽、品尝甑糕口味、准备各种餐具、抬大铁甑上车……整个操作过程,李新宽和妻子驾轻就熟、配合默契。
  李新宽家有五口人,72岁的老父亲患有视力残疾,母亲年纪大了干不了重体力活,加之年幼的孩子需要妻子照顾,全家五口人的生活仅靠李新宽一人常年打零工维持,日子过得甚是艰难。去年,经村民大会民主评议,李新宽家被纳入精准帮扶户。经村、包村部门和杨陵区扶贫办对接,帮助李新宽家分析制定了精准帮扶措施。“将我媳妇和母亲安排在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上班,每月有2500元的收入,孩子也享受了教育助推补助,这一下子就给我们家解决了大问题。”李新宽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细算着。
  政府的帮扶让李新宽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也坚定了他脱贫的信心。“别人能干的为啥咱就不行,咱也有双手,我相信我干得不会比别人差。”
  李新宽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令扶贫干部非常有信心。得知李新宽有做甑糕的想法后,扶贫干部鼓励他通过发展自主经营项目增加经济收入,尽快脱贫致富。说干就干,区里区外、农贸市场、集市超市、小区企业门口都留下了李新宽考察学习、精心选料、售卖甑糕的身影。
  甑糕的制作是个慢活,挑选大枣、浸泡糯米、大火预蒸、武火蒸制、文火慢蒸……整个制作过程就得耗费十几个小时,可他从不喊累和苦。“每天凌晨4点起床做售前准备,6点外出销售,中午12点左右收摊回家,中午吃罢饭开始制作,直到晚上9点多改为文火慢蒸他才得以休息。”第一书记陈旭辉说,这就是李新宽的日常工作,不论严寒酷暑、不论刮风下雨,天天如此,雷打不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付出,换来的是李新宽一家生活上的巨大变化,2017年加上卖甑糕的收入、妻子和母亲的工资收入等,他们全家收入了6.5万多元,人均1.3万元,稳稳高出杨陵区人均9000元的脱贫线。
  “只要脚踏实地,找准路子,靠自己的双手,每个贫困户都能摘掉贫穷的帽子。”曾经一顶贫穷的帽子压得李新宽喘不过气来,如今日子红火脱贫了,李新宽除了激动之外,更多的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趁年轻好好干,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她好好学习,以后更有出息一些。”李新宽铆足了劲,信心满满地朝着下一个人生目标迈步向前。

版权所有:农业科技报社 陕ICP备0500157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网址:ylsx.nkb.com.cn  投稿信箱:ylsx@nkb.com.cn  新闻热线:029-87036602 87031518(兼传真)